
陈洁,女,1973年1月生,中共党员,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
她是“川藏青光明行”项目的发起者,带领团队13年深入高原藏区,帮助近万人重见光明;她深耕低视力领域,组建低视力与视觉康复临床示范中心,为盲和低视力患者寻求最佳的视觉康复途径;她践行近视防控国家战略,组建全国大学生近视防控宣讲团联盟,创新“阵地化+志愿者队伍”科普模式。
曾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师德标兵、浙江省道德模范、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优秀志愿者等。
深入藏区 为患送去光明
2012年8月,陈洁牵头组建了一支“光明行”医疗志愿服务队,前往青海。那一次,她遇到了一位5岁藏族姑娘拉姆(化名),她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双目失明。“我有一个梦想。我想知道,娃娃是什么样子的。我还想读书写字,像别的小朋友一样高兴地做游戏。”拉姆稚嫩的声音让陈洁辗转难眠,她暗暗下决心:这里的黑暗,需要有人来照亮。
2013年,陈洁又带着志愿者跨越千里,奔赴高原。缺氧、缺水、缺电,道路崎岖,山体滑坡,光明行路上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她从不退缩。在强烈的高原反应下,她和学生们一边大口大口地吸着氧气,吃着抗高反药,一边坚持着高强度的工作……在海拔4000多米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和塔公,他们一干就是58天,完成了1025台手术。
高原这条不寻常的路上,陈洁带领团队一走就是13年。他们的足迹遍布5个省17个县(市)和150多个乡村,为5个民族4万余名群众建立眼健康档案,累计为近万名群众开展复明手术,培养藏族眼科专业人员16名,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她开展的项目获中华慈善奖,事迹多次获中央主要媒体关注报道,相关专题片《世界就是我的了》获“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创意传播大赛一等奖。
潜心钻研 点亮助残之路
陈洁长期从事低视力研究和诊疗。曾有一名5岁剥夺性弱视女孩,逆转机会渺茫。陈洁却坚持治疗,3年后女孩重见光明。
为了帮助更多盲和低视力患者寻求最佳的视觉康复途径,她组建了全面的低视力医疗团队,成立低视力与视觉康复临床示范中心,首次报告先天性白内障术后两天内视觉触觉的发育过程。该临床示范中心不仅有效解决低视力患者面临的困难,还为全盲和低视力患者提供了完善的视觉康复途径。
陈洁带领团队连续10余年为温州特殊教育学校提供低视力筛查、助视器验配服务,建立低视力示范教室,培养专业教师,助推医院获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组建联盟 助力近视防控
面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态势,陈洁积极探索“阵地化+志愿者队伍”的科普模式。她将眼健康科普馆模式推广至53个地区,组建全国大学生近视防控宣讲团联盟,吸引北京大学等75所高校8000余名青年大学生参与。她还发起中国近视防控能力建设联盟建设,半年内奔赴13城,联合评审500多家单位,构建起全国近视防控网络。
为更多人带去光明,是陈洁始终不变的初心。她用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把医者仁心这束光变成火种,点亮更多人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