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787~850),字文饶,唐赵郡(治所在今河北省赵县)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为牛(僧孺)李(德裕)党争中的李派首领,宰相李吉甫次子。李德裕自幼便胸怀大志,苦心攻读经史,尤其精通《汉书》和《左氏春秋》,但却不喜参加科举,后以门荫入仕,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节度使、兵部尚书、中书侍郎等职。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一度入朝为相,但因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唐武宗(84l~846年)时,再任宰相,他力主削弱藩镇,用兵五年,破回纥,平泽潞,功绩显赫。泽潞之乱平定后,李德裕因功兼任太尉,进封卫国公,食邑三千户。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病逝,唐宣宗即位,李德裕被免去宰相之职,外放为荆南节度使,加授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同年九月,李德裕又被免去同平章事的职衔,贬为东都留守、东畿汝都防御使。大中元年(847年),李德裕被贬为潮州司马。大中二年(848年)九月,李德裕再贬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县旧州镇)司户参军,次年正月,辗转到达崖州。由于牛党当朝,亲朋故友都不敢与他通讯。大中三年十二月(850年1月),李德裕病逝于贬所。咸通元年(860年),右拾遗刘邺上奏唐懿宗,称赞李德裕辅政时的功勋,请求对他加以追赠。唐懿宗遂恢复李德裕太子少保、卫国公的官爵,并追赠他为尚书左仆射。李德裕平生好读书作文,虽处境凄愁仍作《穷愁志》数十篇,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行世。居崖期间曾往祭韦执谊墓,作《祭韦相执谊文》。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都是死于崖州,唐大中六年(852年),长子李烨扶父母兄弟灵柩返葬洛阳。李德裕为海口市五公祠奉祀的五公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