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专家学者 > 宋会彬

宋会彬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四十二所206室副主任」

宋会彬

  宋会彬,男,1980年6月20日生,汉族,山东烟台市人,中共党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四十二所206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固体推进剂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动力源,决定火箭“飞多远、飞多高、飞多久”,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四十二所(简称航天 42 所),宋会彬便是这样一位为国铸剑的高能人。为了让“大国长剑”能飞得更高,打得更远,宋会彬每天都在与易燃易爆的高能量物质“打交道”,研究燃烧机理,发掘燃烧力量,为火箭提供更高能量的动力。 “以身许国,何时不可为?” 他怀着航天报国初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被形象地称为新一代“高能驯虎人”。

  2003 年,在北理工读书的他,在导师的推荐下,与高能固体推进剂“初相识”,2006 年硕士毕业后便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份神圣的事业中,便也注定了这一生将为之奋斗。

  十六年的深耕,他始终坚守在高能推进剂技术研究第一线,承担了三十余项国家重大型号研制、预先研究及基础研究项目。作为该领域的主任设计师,攻克了多项制约我国武器装备研制的关键技术,负责参与研制的我国新型高能推进剂,成功支撑了新一代多个重点型号的研制、装备,使我国在该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国防战略威慑能力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他以国为重。面向国家安全重大需求,他坚定履行强军首责,秉承“自己的工作与一发箭、一颗星、一枚弹的成败密切相关”责任感,始终坚持在研制试验工作的最前线。为了一项关键技术讨论,他无法照顾生病的孩子,却拖着抱恙的身体奔波试验场数千里。“这是我的责任,不能退”。使命之大,责任之大。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让刚过 40 岁的他,头发全部苍白,但正是这份责任感、使命感,让他始终坚持在科技前沿。每当看着自己参与研制的“国之重器”在天安门前通过检阅,总是热泪盈眶,“这就是我的孩子”他说。

  “这个试验危险,我先来”,作为型号负责人,他总是率先垂范、冲在一线。推进剂能量越高、危险性越大,被业内形象地称为“老虎”。其中的某项材料,一克跌落,足以造成几十公分的炸坑。

  每次试验操作的化学反应更多达几千种,稍有差池,瞬间燃烧温度高达到三千度以上,发生不可预想的后果及损失。每一次试验过程,他都无比的耐心,更需要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十几年与“虎”为伴,怕过也伤过,但他摸透了这只“虎”的脾气,将几十种新型材料完美融合、成功应用,推动了固体推进剂的能量实现跨代发展,部分重点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待科研,他一丝不苟。每一项性能、每一个参数都将影响到武器装备的性能。为了得到第一手数据,他坚持深入现场,对每一组数据、每一个材料详细记录。每一次试验后,都详细总结,形成了上百篇技术研制报告,为多项重大型号系统飞行试验积累了宝贵的参数及试验数据。凡经他审阅的技术报告,就算有文字标点之误,均一一改正,报告详细规范,成为新型固体推进剂配方设计的重要参阅材料。

  “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对待创新,他不甘人后。固体推进剂技术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只能依靠自主创新。他对标世界前沿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查阅大量资料,形成了十多本厚厚的记录材料。通过十几年的积累及攻关,解决了多项制约该领域技术应用的关键技术,某新型型号成功试车,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次实现工程化的国家,支撑了新一代装备的研制发展,填补了我国该高能动力技术领域的空白。

  “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新时代下,我国高能事业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实现对发达国家超越的关键期。作为新一代高能人,他毅然投入到新一代推进剂的研究中。他说,“建设航天强国就是我们的使命,在不远的将来,希望真正实现对先进国家的超越,让我们的国防实力更强,说话腰杆更硬!”

宋会彬相关资讯:

【宋会彬】同名的人物

宋姓名人

专家学者

同年(1980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