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纺织服装 > 陈艳斌

陈艳斌

「湖北鱼鹤纺织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艳斌从事服装30年,尤其是2009年,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服装市场整体萎缩下,带领鱼鹤公司的全体员工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汉川服装行业的领头羊,成为湖北省服装行业的姣姣者。从业人员超过2200人,2009年预计可创造产值近1.5亿元,是汉川市纺织服装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1984年,年轻的陈艳斌用300元钱办起了全乡的第一家裁缝铺,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他们完成了从家庭作坊向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服装生产企业的嬗变,产品由最简单的工作服发展到了以制式服装为主,延伸到民用休闲和时装系列、外贸服装系列、警用特种服装系列以及警用器材等9大系列1000多个规格,并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陈艳斌所在企业的“鱼鹤”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企业先后成为公安部保安服装定点生产厂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被装产品指定生产单位和公安部警用保安装备定点生产单位。企业引进了电脑自动裁衣,CAP自动排版系统、电脑智能吊挂生产线、电脑预缩机和电脑开袋机等先进设备430余台套,使公司的服装加工设备进入了全国服装生产企业最先进的行列。企业的管理一流,他引进各类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近200人,实现企业软硬件的同步升级。2009年初,凭借出色的技术和过硬的管理,当年一举中标了总后海、陆、空军官冬常服,武警部队作训服等近百万套。

  陈艳斌为了让乡民早日富起来,公司很多职工都来自生活比较困难的农户。每年都要安排五至六次专业技术人员为他们上课,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让他们能够始终站在生产的第一线;修建良好的员工宿舍,配备了空调、开通了暖气热水;每年确保一次安排业绩表现突出的员工外出旅游;为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公司还为全体员工办齐、办足了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目前,公司共吸纳农民员工近500多名,人平年收入在1.6万元以上,有的职工年收入还达到了3万多元。

  在企业一步步走向兴旺的同时,陈艳斌又带动周边的乡亲们办起了一个又一个服装加工厂,并且从技术、资金、管理、市场、信息实施全方位扶持。到2005年,以马鞍乡为中心的服装生产集群便已初具雏形。2007年,陈艳斌联合当地60多家服装生产企业,成立了“汉川榔头服装商会”,陈艳斌被推选为商会会长。为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一方面组织会员企业开展内部经营管理、形象建设、营销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培训,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定逐步取代他们的旧的作坊式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带领会员企业参加中国武汉东南亚贸易交易会、中国高管企业家论坛活动,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充分发挥会员企业的整体优势,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

  在提高了会员企业综合实力之后,陈艳斌又申请注册了“君民3596”商标,实现会员企业商标共享,用品牌的纽带,把原本一盘散沙的企业有机整合起来,形成了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成为马鞍乡服装产业发展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继他的湖北鱼鹤制衣有限公司之后,相继又有5家企业在全国服装企业的竞争中中标,成为中国保安服装定点生产厂家。

  多年来随着服装产业的发展壮大,汉水之滨,马鞍之乡,形成了人人发家个个致富的氛围,真个是“乡村四月闲人少,人人都在致富忙”的景观。如今,马鞍乡的服装产业年产值近十亿元,带动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他始终不忘需要关心的人。他包养了全村的五保老人。乡里建福利院,他解囊资助,并为村里60岁以上的200多位老人和乡福利院老人办理了医疗保险,让他们安心养老。    为了家乡的新农村建设,近几年,他个人共出资500多万元为村里修路、改水、通有线电视、建学校。为了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为村民办好事,他私人掏腰包,为每名村干部每年补助4000元。为了解决贫困户和下岗人员的疾苦,公司常年对他们实行优先招工,目前公司共吸收贫困户人员300人,安排下岗人员再就业450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陈艳斌不仅迅速向灾区捐款5万元,同时,又发动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5月21日,当地从媒体上得知汶川灾区急需救灾帐篷的消息后,又向有关部门主动请缨,生产救灾帐篷。5月23日,他收到了民政部救灾救济2000顶救灾帐篷的生产任务,26日,又与司法部签订了生产2000顶救灾帐篷的合同。20天后满载着鱼鹤人深情大爱的4000顶帐篷及时抵达灾区。

  由于陈艳斌的卓越贡献,他先后被推荐为汉川市人大代表、孝感市人大代表。2007年底,他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后,前后花了一个月时间,认真走访了武汉和汉川十多家大大小小的服装企业,听取各方意见,在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整合城市圈资源优势,完善推动湖北服装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详细分析了当前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服装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搞好产业引导,完善基地建设,实施政策倾斜等建议,为省有关部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普遍存在的滥埋乱葬问题,形成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与两型社会的发展极不相符。经过认真调查,在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陈艳斌带去了建议迁坟并点,建立村级公墓,切实改变农村滥埋乱葬现象的议案。省民政厅高度重视,适时出台《农村公益性生态公墓建设规范》的文件。

  今年3月,他在调查走访中获悉,以劳保服装为主体的武汉3506劳保市场需要整体搬迁。他敏锐地觉得将其引到汉川必将助汉川服装产业飞跃发展。为此他迅速向马鞍乡政府和汉川市政府提出建议。他的建议受到汉川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很快成立专班。目前,汉正劳保批发市场建设已基本就序,3506劳保市场的600家商户正准备进驻批发大市场,将为汉川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掀开崭新的一页。

  几年来,陈艳斌先后向汉川市、孝感市、湖北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三十多条意见和建议,积极为经济建设建言献策,受到积极领导高度重视和好评。由于陈艳斌事迹突出,人民网曾作过专题报道。

陈艳斌相关资讯:

【陈艳斌】同名的人物

陈姓名人

纺织服装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