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微,黑龙江泰来县人,汉族,1987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伊春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就业安置科科长。爱人郑宏亮,现任五常市人武部军事科科长。她是一个承载家庭重担的军人妻子,万千军嫂中的普通一员。她没有动人的容颜,没有优美的话语,却时刻洋溢着军嫂特有的质朴和善良。她以一份执着和爱心,尽心尽力地支持爱人的工作,用满腔热忱为无数退役军人解决后顾之忧,诠释了新时代军嫂的大美与大爱。
情系军人,与爱人比翼齐飞
她从小就有一个从军梦,后来这种从军梦就转化成为一种“军人情结”。2007年机缘巧合让他们相识,最初的接触也许仅仅是对军人的好感,但随着了解的深入,她逐渐被军人刚正不阿、使命必达和浓厚的家国情怀等独有气质所深深吸引。做不成军人,就嫁给军人;进不了部队,就在爱人身后默默坚守,勤俭持家,无怨无悔。爱人负责兵员征集工作,努力为军队建设输送人才;她负责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致力于打通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夫妻携手,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默默耕耘,情系军人,在双拥事业上比翼齐飞。
风雨同舟,对选择无怨无悔
做女人难,做军人的妻子更难,军嫂是很光荣,军嫂光荣是因为责任重,军嫂光荣是因为奉献多,军嫂光荣是因为牺牲大。结婚10年来,她践行着自己结婚时许下的“嫁给你,就支持你的军旅事业”的诺言,用柔弱的双肩挑起生活的重担。为了支持爱人工作她做出了更大的牺牲,2012年两人婚姻登记后,因爱人工作任务重,先后2次推迟了婚期,甚至损失了宴席的订金;2013年考虑到双方老人身体羸弱无法照顾即将出生的小孩,她毅然辞去了待遇不菲且发展良好的寿险服务经理工作;十月怀胎,本是女人最需要照顾的时候,怀孕的她行动不便,每次检查都是独自一人;女儿出生后,一直体弱多病,还曾先后两次因肺炎住院,医院里却只有她一个人抱着孩子跑前跑后的孤单身影;2018年爱人老家房价骤涨,本已订好的房源却因爱人肩负征兵送兵任务而一再耽搁,以致最后多付了三万多元;婆婆患病20多年,每月医药费近2000元,她和爱人自结婚以来一直省吃俭用,用两人工资承担起这项开支。多年来,她对爱人从没有一句抱怨,只有温柔的关怀和全力的支持,撑起了一个军人家庭的和谐、幸福和安康。
坚强自立,本职岗位显英姿
除了照顾好家庭,军嫂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自立自强是她永远不变的追求。从女儿2014年出生起,她不服输的性格,驱使她边照看孩子边复习教师资格证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两年,先后获得了小学语文和小学英语教师资格证。天道酬勤,2019年,她又以综合第二名的好成绩考入伊春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入职以来,她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竭诚服务、排忧解难,以军嫂特有的敢于担当、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始终坚持工作在一线,先后牵头完成了1031名符合条件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及补助发放工作、754名符合条件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费和49名符合条件退役士兵安置后未上岗期间生活费的材料受理及归档工作、471名转制人员和75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落户介绍信的开具工作、186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和78名困难企业军转干部补助资金发放等一系列关乎退役军人切身利益的重点工作。她从不以军嫂身份向组织要求照顾,而是以扎实的工作作风,精湛的业务素养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和好评。在2020年第一个入职考核年度即被评为优秀,2021年4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她和爱人经历过心酸与苦楚,体验过困难与艰辛,但她始终保持着对爱人的爱,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相互信任,相互关爱,展现出了一名军嫂的贤良淑德、温柔体贴。正因如此,部队多了一名优秀的军人,世间多了一份美好的爱情。有了她的支持,爱人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所在单位多次受到省、市表彰,自己也多次立功受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