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久,1963年3月出生,浙江诸暨人。1979年考入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化学系,1983年7月毕业,先后任教于诸暨次坞中学、草塔中学、湄池中学、学勉中学、诸暨城关中学、诸暨中学、诸暨第二高中等多所中学,1998年调入杭州第二中学,任教至今。2002-2008年期间担任杭州二中化学教研组长,2008-2016年期间担任杭州二中教育科研处主任。曾担任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导师,1992年荣获浙江省中小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5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02年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特级教练,2009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5年荣获浙江省化学会化学基础教育奖。
张永久老师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为教育理念,主张让每个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以形成他们独立、健全的人格。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潜力,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自由发挥的天地,只要努力,都能在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总结了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教育方法,并于1987年提出了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心理训练的观点,主张在教育中适时适度地运用表扬,以强化学生的各种素质。1988年他提出了关于人的教育与发展的能量定向释放的教育思想,明确主张真正的教育是发现学生的兴趣、优势和潜力所在,并引导他们最大可能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的主旋律应该是弘扬其优势,而不是花大量精力去弥补缺陷。2004年张永久老师在全国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能量定向释放-关于人的教育与发展的思考》一文,该文已被中国基础教育期刊文献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
90年代开始,张永久老师进行了专题课教学的探索,至90年代末逐渐形成了综合贯通教学模式。2000年以后,张永久老师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在教学中逐步形成了“能量定向释放”化学教学模式,提炼出这种模式所特有的构建基础、明确优势、聚焦兴趣、锁定目标、主动灵活、持久与自信、适应环境、控制弱势等八大教学要素,重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及综合能力等。这种教学模式既着眼于全体学生的提高,又关注优秀学生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6年10月,《张永久“能量定向释放”化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杭州市基础教学成果二等奖。
同时,自90年代中期开始,张永久老师将其能量定向释放的思想应用于化学竞赛辅导中,对尖子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及其潜能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富于特色的教学方法,2012年,杭州市总工会将其命名为“张永久MTM阶段教学先进操作法” ,该方法在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2019年浙江省高中化学“新课程关键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中作题为《能量定向释放-追求卓越的必由之路》的智慧分享并获得好评。自1995年以来,张永久老师所辅导的学生荣获浙江省及全国级奖项的学生达380人次,许康、骆周扬、黄超等同学分别获2003、2006、2009年的全国初赛浙江赛区的第1名,其中有10位学生参加全国化学冬令营决赛获金牌8块,银牌2块,特别是毛舒能、王新炜、许康、何舒、黄超、诸琪磊等6人以优异的成绩入选国家集训队,先后有十多次荣获省级及全国级竞赛的团体优胜奖。2010年7月,张永久老师和其徒弟朱文博所辅导的学生诸琪磊在第42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金牌。张永久老师本人也先后20多次获省化学会颁发的 “园丁奖”及中国化学会的表彰。
张永久老师从教39年来,主持《基于民族使命的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究》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的研究,主编或参编《高中化学》、《化学竞赛教程》、《决战四月》、《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省级)教程》、《高中化学培优教程(A、B级)》等数十本化学教学辅导用书或竞赛辅导用书。他先后多次在省内外许多学校作关于能量定向释放、高考复习、竞赛辅导、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专题报告或讲座。尤其是在2004年,他参加了中国化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并在年会化学科普论坛上作《能量定向释放观点及其在化学竞赛辅导中的应用》的报告。
2013年,张永久老师领衔浙江省化学学科基地杭州二中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员主要由学校教学骨干组成。2014年11月,张永久工作室出品《化学思想观念纵横》被评为浙江省第3届精品选修课程。2014年12月,张永久工作室承担的《物质推断》微课程,在2014年浙江省基础教育微课程开发活动中,通过省级验收,面向全省推荐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