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女,1987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级教师,省师德先进个人,市“四有”好校长标兵,现任哈尔滨市中山路小学校校长兼书记。35年的工作生涯中,杨军同志正如她的名字一样,甘做大漠胡杨,逆境而生,守护一方绿洲,勇为教育领军,顺势而为,开拓广阔天地。
甘为大漠胡杨守护一方绿洲
杨军校长与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不同,她在本该安稳的岗位上未曾享受片刻宁静,30多年教育工作更是没有给她“默默”奉献的机会,她曾先后六次工作转岗,在三所学校担任过教师、主任、助理校、副校长、校长兼书记等职位,也在区教育局做过副主任视导员和督导室主任。无论在哪个岗位,她总是心无旁骛,干一事,爱一事,钻一事。正是这样的工作态度,组织一次次把极具挑战的工作交付于她。
2005年2月,杨军同志从区教育局初教科转岗至民生路小学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这所小学企转公后,面临诸多办学困境,校舍破旧不堪带来招生难等关乎学校生存问题的困扰让她多日难眠。一日放学后,老师和学生们早已退校,忙碌一天的杨军校长巡视到操场时,她又一次驻足,性格爽朗的她面对着已成危房的校舍一筹莫展。东北的三月是没有黄昏,寒风凛冽,周遭漆黑一片,仿佛让人置身于荒漠之中。黑暗中的点点星光很是惹眼,那忽明忽暗的光就像白天操场上孩子们的眼,充满了期望。杨军校长暗暗告诉自己,“即使置身荒漠,我也要做这大漠里的胡杨,拼了命也要守护这一方绿洲。”正在她为工作苦思冥想突破口的时候,爱人又接到组织调令,要去外地牡丹江工作,孩子当时正处于高考准备阶段,家庭的全部重担一下全部压在了杨军校长一人身上。面对着“大家”和“小家”的双重压力,杨军校长以“教育的情怀”交出了满意答卷。她面对困难,不等不靠,从校情出发,带领全体教师积极探索“求生存”之路。她广泛征询教师建议,全面分析学校办学优势和劣势,经过深思熟虑,最终确立了“以科研求质量,以质量求生存”办学思路。学校充分挖掘师资潜能,扬长避短,确立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六个学科校本科研课题,以课题研究为牵动促进学校办学质量全面提升。功夫不负有心人,民生路小学在杨军校长带领下被确立为“市特色办学研究基点校”、“市教育科研基点校”,多次承办现场会、汇报会等活动。学校的成长得到了社会、业内和家长们的认可,每年招生都能维持百人左右,她给民生路小学带来了生存发展瓶颈的突破,用末流校舍办出了一流教育。
勇为教育领军开拓广阔天地
杨军校长2000年开始曾在中山路小学校做过四年教学副校长,协助陈树维校长创办了“中英分校”,当时的“中英分校”以“中西合璧”办学特色成为了全区乃至全市办学质量的领军,在全市产生了强大影响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中山”这所巨轮必定要承受更多的风浪。2016年,中山路小学因招生工作陷入困境走入了低谷,杨军同志又一次临危受命,从区教育局督导室主任转岗中山路小学校任校长兼书记。很少有人知道,这次转岗,她是经过了痛苦抉择的,去是要承受前所未有巨大压力的,成功与失败并存,多少人望而却步,多少人为她担心,多少人劝她放弃,这一次,她再次以“教育的满腔情怀”选择了接受,选择了挑战,选择了砥砺前行……
面对4000多名学生、近300名教职员工的“中山”,杨军校长心中感慨万千,“没有生源愁,生源激增也愁啊!”校舍严重不足,教师严重短缺……刚刚上任的她作为“中山”的领军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开疆扩土,她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解决增加校舍问题。可现实生活中,哪有万丈高楼平地起?临近开学,看着正在赶工期的校舍,她比家长们更着急,每天守在现场推进施工进程。作为校长,她早已习惯了没有节假、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节奏。她的电话成了热线,接听领导的指示与督促,汇报工期的进展和困难;接听家长的询问与质疑,告知政府的用心和急切;接听同事的请示和求助,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关心……可唯独没有时间接听亲人的惦念与慰藉,懂事的儿子知道妈妈忙,很少电话打扰。可即使这样,孩子在电话中听到最多的还是“妈妈先接个电话,一会儿回给你。”多少个“一会儿”就这样没了下文。新校舍落成的那天,她高兴得不得了,回到家后倒头便睡。可一通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了她,得知家长们担心新校舍有害物质超标,她又陷入了彻夜无眠。她清楚,学校校舍的用料是由政府相关部门严格把关的,环保怎么会有问题呢?可转念一想,这样的担心也是人之常情。她来不及委屈,拿起电话沟通请示,请第三方环保检测公司进行检测,深入新生家里入户走访化解家长疑虑,不厌其烦地耐心和有疑虑的家长解释说明……新学期开始,当朗朗读书声准时地萦绕在崭新的教学楼时,杨军校长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落地,所有的痛苦、委屈、高兴一涌而出,一向刚强的她这时眼里满含着泪花,那是承付了巨大压力一下释然后的伤感委屈的心理涌动……杨军校长在“中山”工作的近五年时间里,经历了她从教以来从未经历过的诸多困境,面对了诸多“中山”发展中的挑战问题,破解了“中山”发展中的诸多瓶颈问题,她用短短五年时间,恢复并建立了学校良好工作秩序,实现了学校由大校走向强校的办学目标。如今的中山路小学是哈市超大规模公办小学,分四个校区授课,每个校区都在千人以上,相当于四个大型学校,杨军校长更是承付了别人四倍、五倍的工作量,其工作上的奉献付出是他人难以想象的。面对超强大的工作量和超难度的工作要求,杨军校长无怨无悔,继续改革创新,继续砥砺前行,继续追求卓越,如今的“中山”已成为有极高社会认可度的名优品牌学校,省新华社对其本人和学校工作进行了报道。至此,杨军校长带领“中山”又一次在教育中领军。
厚积一身智慧,沥净辛勤汗水。杨军校长就是这样一个把教育看作生命的人,她不断在教育道路上思考、探索、实践……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书育人的真正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