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道德模范 > 杨修平

杨修平

「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双山村村民」

  杨修平,男,1950年8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双山村村民。

  退休后,他回到家乡綦江,坚持弘扬“雷锋精神”,热心帮助困难群众,主动清除路障、筹资改造小区道路;参与组建“綦江区老战士报告团”,组织开展专题宣讲;寻访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个人出资编印《最可爱的人——重庆綦江健在赴朝老战士的铁骨雄风》,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珍贵资料……12年来,杨修平累计捐资45余万元用于公益事业,杨修平曾获“重庆好人”等荣誉。

  以感恩之心回馈父老乡亲

  2013年,杨修平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军队退休后回到了位于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双山村的老家,村里有一条较为偏远的公路,路面坑洼不平,行人难走,车辆难行,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因远离主干道,未纳入当地政府修建计划。

  为协调修路,杨修平与老伴、村干部一道,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一方面带头捐款3万元,并耐心细致地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号召大家捐款修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崎岖的道路变得平整而畅通,两旁的路灯也在夜晚照亮着村民们回家的路。

  杨修平还热心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经常自掏腰包做贡献。2015年10月,他将小区后山排水沟上几颗露出地面两三厘米高的钢筋头全部砸平,让车辆行驶更加安全。2017年春,他拿着锄头疏通所住小区后山排水沟,后又因排水沟坍塌,而自费栽种100多棵树苗加以防护;2019年冬,他发现小区车库附近的台阶阻碍老弱病残群体出行,不顾寒风刺骨,坐在小区出入口劝说居民同意对其进行改造,让两栋高层的448户居民因此受益;2022年夏,綦江遭遇60年一遇的高温酷暑,在城区接近45摄氏度的高温下,他自费购买藿香正气液、矿泉水和毛巾等,看望慰问社区在岗工作人员……

  类似的好事实事在杨修平身上数不胜数。他不仅自己做好事,还当起带头人,动员身边的老党员、老干部一起做好事。2018年,杨修平组建老兵志愿服务队,每年春节,他们都会为困难群众写春联,姓送温暖。

  以赤诚之心赓续红色血脉

  2019年,杨修平怀揣赤诚之心参与组建綦江区老战士报告团,积极组织老干部、老党员、老战士深入社区、学校,开展专题宣讲80余场,累计听众超过4.2万人次。他们凭借自己对党的理论和现当代历史的理解,围绕群众最关切的问题,通过真人真事和真挚情感,以百姓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生动讲述了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为了增加孩子们的国防知识,杨修平主动与社区协商,在通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国防教育室、学雷锋活动室,并自费1万元购置玻璃展柜,将收集到的战斗机、战舰模型,雷锋生前使用过的物件照片尽数展出。

  当社区组织“綦小苗”等未成年人相关活动时,杨修平总会郑重地穿上绿军装、戴好党徽勋章,神采奕奕地向孩子们讲述国家过去的艰辛和现在的强大。杨老生动形象的讲述深刻激发了孩子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

  以忠贞之心铭记“最可爱的人”

  2020年,杨修平心中始终牵挂着一件事,令他夜不能寐。在参加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的活动时,他得知綦江区曾参与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志愿军有4859人,而如今健在的老战士已为数不多,且多散居农村。

  身为一名军人,杨修平由衷敬佩那些身赴疆场、为国作战的老战士们。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寻访全区志愿军老战士,写一本宣传志愿军战士、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集子。

  说干就干。杨修平顶烈日、冒酷暑、披风霜,手拿“打狗棍”兼拐杖,深一脚浅一脚地爬坡、过沟、上坎,走进一个个志愿军老战士的家。有的老人耳朵已经听不太清,他总是很耐心地跟他们交流,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

  在近三年的时间里,杨修平走访了66位志愿军老战士,收集了他们的手印和脚印。随后,他个人出资2万余元,编纂了《最可爱的人——重庆綦江健在赴朝老战士的铁骨雄风》一书。该书出版后,引发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杨修平相关资讯: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 【杨修平】同名的人物

    杨姓名人

    道德模范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