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德,男,1974年2月生,西部钻探固井公司青海分公司特种车司机。
他在生活中极度简朴,却在二十余年间累计投入近百万元资助两名孤儿和两位困难老人。他的言语不多,却是左邻右舍的“贴心人”,不论谁家有困难都会主动帮忙。他用数十年如一日的爱心善举,温暖和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以爱为灯 照亮孤儿求学路
李振德因工作常年居住在青海省茫崖市,该市地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部,平均海拔超3000米。在工作与生活中,李振德对自己近乎“苛刻”。寒来暑往,四季更迭,他始终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他几乎不买新衣服,365天,那件红色工衣仿佛成了他的标志;每逢冬休,别人都归心似箭,他却主动留守驻地。
但面对素不相识的孤儿,他却慷慨解囊,倾尽全力。自2003年起,他便默默资助青海互助县哈拉直沟乡魏家堡的两名孤儿。这份资助,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支持,更是心灵上的守护。起初,家人对他的行为并不理解,他却以“曾历苦难知艰辛”的肺腑之言打动了妻子:“孩子只有读书才有出路。”此后,除了定期邮寄生活费,他还通过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书信、一次次温暖贴心的电话,传递着无微不至的关怀。在他的关爱与鼓励下,两个孩子从小学一路拼搏到大学。如今,他们已陆续踏上工作岗位,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却始终没有忘记“李爸爸”,常以电话传递问候与感恩。此外,他资助的两位困难老人,也分别于2022年、2023年安然离世,享年80岁和81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们被温暖与关怀紧紧环绕,带着这份人间大爱,平静而满足地走完了圆满的晚年。
点滴善举 凝聚高原人间真情
“远亲不如近邻”,在同事眼中“说少做多”的李振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真谛,成了街坊邻里的“及时雨”。谁家老人提水吃力,他总是第一时间上前搭把手;哪户人家深夜突然停电,他会迅速赶来排查抢修。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善举,在高原寒夜里点亮了一盏盏温暖的灯,在日常奔波中传递着一声声真挚的问候,凝聚着他对邻里深深的关怀与爱意。
曾经有一位独居老人突发急病,情况十分危急。李振德得知后,二话不说,背起老人狂奔两公里,将其送到医院。到了医院,他又忙着挂号、缴费,垫付了所有费用,还守在病床前直到凌晨,确认老人脱离危险后才放心离开。老人康复后,逢人便感激地说:“这孩子比亲儿子还亲。”
工友心中的“暖心兄长”
作为固井驾驶员,李振德对设备养护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他虽不善言辞,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的十字作业法。无论收工多晚,他都会一丝不苟地将车辆擦拭得锃亮如新。同事们常笑着调侃:“他的车比自家客厅还干净。”近四年间,他安全行驶35万公里,这一里程相当于绕地球赤道8圈半,且始终保持着零事故的记录,至今很少有人能够超越。
在工作中,他不仅是一名技艺精湛的能手,更是年轻工友们的良师益友。他像兄长一样,毫无保留地将车辆故障预判经验传授给新人;深夜里,当新人面对复杂路况感到迷茫与恐惧时,他会默默陪伴在侧,耐心指导;当有同事生病却因经济困难而发愁时,他毫不犹豫地自掏腰包为其垫付医药费。“跟着李师傅,不仅能学到精湛的技术,更能学会如何做人。”这是徒弟们发自内心的感慨,也是对他最高的赞誉。
走在花土沟镇的街头,常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那就是老李,我们的‘格桑花’。”这个亲切的称呼,饱含着高原人对他的深深敬意,是对他坚韧不拔与温暖柔情最朴素的赞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