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军,男,1969年4月生,汉族,辽宁朝阳市人,中共党员。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刘伟军教授一直致力于激光制造与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 创业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 军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杰出人才曾担任国家 数控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现为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在线监测及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 持完成国防973项目课题、国家数控重大专项课题等60余项;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 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辽宁省及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2项、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二 等奖1项、沈阳市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 200奈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创建了辽宁省激光表面工程技术重点 :实验室等省部级创新平台。获得了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主要科技成 果如下:
一、t激光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高端装备研制及产业化推广
面向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建立了激光增材、激光冲击强化、激光清洗等激光制造机理 研究、成套装备研制及产业化推广的全流程解决方案:(1)提出了金属零件同轴送粉激光成形方 法,突破了应力变形抑制等增材制造控形控性关键技术,研制了系列化激光增材制造成套装备,在 飞机及航空发动机等关键结构件增材制造得到广泛应用,同轴送粉式激光增材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 有率达70%。(2)提出了脉冲激光髙能量高性能光束整形隽法,突破了多机器人协同控制等关键技 术,研制了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激光冲击强化成套装备并实现生产应用,填补国内空白。(3)提出 了多光源复合光路超长线光斑光束整形方法,攻克了光束空间与能量分布高精度控制等关键技术, 研制了系列化激光清洗成套装备,在船舶、核电、模具等多领域成功应用,制定了激光清洗工艺技 术标准。
研究成果形成了多个专利站:,获得省部级奖项3项,为航空航天、冶金能源等领域企业、科研 院所提供了百余套激光制造解决方案与成套装备,直接经济效益约15亿元。
二、t制造系统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自动化生产线研制及行业示范应用
面向离散型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技术需求,建立了 “设计协同化、制造检测自动化、仓储 物流管控信息化"等智能制造技术体系,为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核心技术解 决方案:(1)针对航空航天等领域大型复杂结构件装配智能化需求及多品种小批量加工模式,突 破了多机器人钻即末端执行器设计等关键技术,研制了机器人制孔、初接及钻初一体化智能装备, 建成了某航空关键部件智能脉动装配生产线,实现了多种机型混线柔性装配;提出了多目标智能排 产与质量控制协调优化方法,解决了航天产品型号预研与批量生产之间资源分配冲突问题。(2)针对国六发动机缸体缸盖的高速高精加工等批产能力需求,建立了缸体缸盖加工废品率分布及可靠性 预测模型,提出了生产线产能平衡设计及基于相似性原理的加工工艺过程优化方法,建设了国六商 用车发动机缸体缸盖高精度高柔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在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批量生产 应用,年产量3万台,有力推动了国六排放标准为主导的发动机升级换代。(3)针对传统轮胎企业车间布局凌乱、地面空间受限及设备利用率低等智能化改造需求,建立了基于轮胎生产工艺的多目 标物料输送理论模型,研制了超高型堆垛机和超高速轻载空中运输系统,建成了年产600万条半钢 子午线轮胎智能制造车间,提升了轮胎制造的智能化水平。
已成功为企业提供了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装备/产线50余套,相关企业新增产值累计百亿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