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国强,男,1964年6月生,汉族,河南许昌市人,九三学社社员。河南农业大学院长、教授。
范国强教授热爱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党中央八项规定,洁身自好,廉洁自律。忠诚党的教育事 业,品行端正,学风正派,坚持教书育人,勇攀科技高峰,为我国林业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未因行远忘初衷。范国强教授出生在禹州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迷恋大自然的神奇,渴望知晓房前屋后种植的泡桐等植物开花结果的奥秘。 1980 年,范国强教授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河南农业大学(原河南农学院)林学系,带着对植物世界的强烈好奇心开启了精彩的大学生涯。大学四年范国强教授刻苦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他放弃了留校的机会,继续到东北林业大学攻读 硕士学位,并仅用 2 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学业。此时,范国强教授又一次放弃了分配到好工作的机会,怀揣着对于林木特别是泡桐难以割舍的情感,回到郑州从事泡桐方面的研究,这一研究就是 35 年。其中,范国强教授又分别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山大学攻读了博士和博士后,期间从未忘记回报桑梓、研究泡桐的初衷,特别是从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的他,婉拒了条件更优 越的多家科研单位和高薪聘请的高校,最终回到母校河南农业大学。
百苦不悔为科研。在许多人眼中,林学专业是枯燥无味的,但范国强教授自 1994 年重回到农大就立即围绕泡桐生物学开展了探索研究。在此后的岁月里,他以办公室为家,在实验室、实验田、教室往返,穿梭成了“三点一线”。30 多年如一日专注科研,范国强教授在泡桐种质创制和新品种培育、泡桐丛枝病发生分子机理及防治等多项重大突破,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成果,目前培育的泡桐新品种已在河南、安徽、山东、江西等30 个省市自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栽植泡桐新品种超 1 亿株,实现产值余1000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我国的精准扶贫的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 “泡桐丛枝病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和“四倍体泡桐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成果分别荣获 2010 年度和 2015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苦寒方得硕果累。至今,范国强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 47 项,是河南省首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 项、第五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 1 项、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1 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 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5 件、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5 个,培育泡桐良种 9 个,主持制 定发布国家林业行业标准 3 项、省地方标准 6 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 187 篇(其中 SCI 论文 76 篇)、出版学术著作 5 部,培养博士后 8 名、博士研究生 16 名、硕士研究生 72 名。荣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首席科学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南省林业最美科技工作者、河南最美教师、河南省师德标兵、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中原优秀标兵”和 2015“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和全省统一战线“出彩河南人”等荣誉。
范国强教授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和科研事业,正如荣获河南最美教师的颁奖词所述: “你是学术大咖,更是和蔼老师,痴缠追求是科学,钟情半生唯教育;一株泡桐,光合了你的青春年华;这大地的绿色密码,藏在土里,更印在你心里。”范国强教授用 自己的青春在国家教科研伟大使命中刻画出了他完美的人生轨迹,为河南省科技工作的发展贡献了 自己的毕生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