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法治人物 > 计玉奎

计玉奎

「平泉市人民法院一级法官」

计玉奎

  计玉奎同志,男,1971年5月出生,满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平泉市人民法院一级法官、行政审判庭(综合审判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 1991年8月分配到平泉市法院,先后在基层法庭和行政审判庭工作,具有二十三年多的行政审判工作经验。2003年1月被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记三等功、2005年1月被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司法公正树形象”教育活动先进个人、2010年1月被平泉县委评为“模范政法干警”、 2011年1月被平泉县委授予“模范执法干警”称号、2011年6月被平泉县委给予嘉奖、2015年6月被平泉县委给予嘉奖、2017年6月获承德市“最美政法干警”提名、2017年9月获平泉市“最美政法干警”称号、2018年3月被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记二等功。

  一、崇尚法律,一名爱岗敬业的法官

  他在榆树林子读高中时,派出所和法庭就在学校的附近,这也让他有幸在课余时间见到干警们匆匆办案的身影,他说,他从那时起就逐渐产生了从事法律职业的想法。怀揣梦想,他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填报的都是与法律有关的专业,坚定地向往着从事法律职业。当他被河北大学法律系政治学专业录取时,他知道,离实现梦想更近了。毕业后,他如愿地被分配到法院工作,先是在榆树林子法庭工作,那是让他初心萌发的地方,他告诉自己,一定不负梦想!在那里,他在派出所长和法庭庭长的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一刻起,他又告诉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尚法敬业的法律人。

  “黄河九曲,入于渤海;浪淘风簸,砂尽见金”。 由于他在大学时进行过行政法的学习,三年多后,被调整到行政审判庭工作。那时,行政诉讼法刚实施四年多,由于行政审判司法环境不佳等多种原因,“案件审理难”是业界普遍认同的现实,人民群众对行政诉讼中存在的“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突出问题也反映强烈。他相信,行政审判工作中的任何困难,只要有热爱这份职业的心,那都将只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他也深知,正是这个“难”字,才更需要他们这一代法官,从忠诚于法律的高度,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探求解决之道。他从改善行政审判司法环境入手,主动与行政机关接触,引导行政机关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理性的诉讼观念,革除行政机关遇到诉讼就找领导“打招呼、做指示”的错误观念。在沟通中,从最初的心里抵触,到最后的把手言欢,个中的苦辣滋味,不是从事行政审判工作的法官,也是很难体会得到的。多年的努力下来,的行政机关现在已经能够习惯和正确对待诉讼了,行政审判的司法环境已是“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了。三十年的法院工作下来,他有着二十三年多从事行政审判工作的经历,现在仍然坚守在这一岗位上。

  “心中有光,何惧山高路长”。他十分珍惜组织给予他从事这个职业的机会,三十年来,他追逐梦想,立践誓言,做一个崇尚法律的人。到行政审判庭工作后,他才发现,由于行政审判涉及各个行政管理领域,行政诉讼涉及内容之广、问题之深,远远超过他当初的预想;行政审判的复杂性,也远远超过他当初的预想。他深感当初学到的那点儿行政法知识,已不能满足行政审判的需的。为尽快适应行政审判工作的需要,在从事法律职业这个梦想之光的指引下,他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涉猎各个行政管理领域的法律知识。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参加河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自学考试学习、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本科的函授学习。为适应法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2002年还参加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了A证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的回报也是丰厚的,不断的学习,使他总是能对审判实务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他也总是将疑难复杂、矛盾尖锐、压力最大的案件留给自己,顶在前面。

  二、审慎用权,一名司法为民的法官

  “法乃公器,民为邦本”。司法为民,是法官的良知、是法官的灵魂。司法为民,包含了群众对法院的厚重寄托和殷切期望。承载着这寄托和期望的法官,也更应当把司法为民当做是对群众的庄严承诺。他深知,行政案件有其特殊性,被告一方是行政机关,案件往往会成为政府和群众关注的焦点。他常说,审理案件时,除了考虑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以外,一定要考虑相关社会矛盾的处理,一定要看是否体现了司法为民。2020年,他审理了一起不服治安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这是个因10名未成年结伙斗殴,而导致也是未成年人的原告受到轻微伤害的案件,公安机关对10人处以行政拘留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并因为他们均是未成年人而决定不予执行行政拘留。原告认为只给予他们拘留的处罚大轻,而且还是不执行行政拘留,要求撤销对他们的行政处罚,追究这10名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拿到这个案件后,他意识到,首先需要判断这10名未成年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他开始认真研究刑法知识,并向刑事审判庭的资深法官请教。当得出不符合追究刑事责任的结论后,他又想到应当尽快的解决这个案件,以便于让这11名未成年人都能够安心地在校学习,也能让这11名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从诉讼中解脱出来。他就不符合追究刑事的条件、对未成年人也不能执行行政拘留的规定,耐心地向原告的监护人讲解法律,并得到了监护人的认同。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同时,他发现当事人之间的民事赔偿问题还没有解决,从而确定了解决这个案件的方向。在原定的开庭审理那天,他没有直接开庭,而是先进行调解,通过三个多小时的调解,当事人就民事部分达成协议,原告的监护人同意撤回这个案件的起诉。原本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开庭审理的案件,他宁愿通过三个多小时的调解,解决了不应由这个案件审理的民事赔偿部分,从而既解决了原告与10名未成年人之间的纠纷,又解决了原告与公安机关之间的行政争议,化解了所有矛盾,秉承的就是司法为民的本心。他也常说,法官手里的权力不小,关键看你怎么用,当调则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法官,除了法律别无所崇;除了良知,别无指引;除了正义,别无追求”。处理行政争议的思路很重要,当判时不判,则无法满足当事人对公平正义的期盼。2019年,他审理了一起不服林业行政登记的案件。这是个登记部门错误地将原告承包的林地登记在第三人名下的案件,在提起诉讼前,原告曾因此而多次信访,对通过诉讼取得公正结果的期望值很高。他通过实地踏察、开庭审理,当判则判。在判决中,他详细述明了判决撤销林业行政登记的理由、法律依据,当事人均服判息诉,未提出上诉。期待的公平正义实现了,原告的怒气消了、怨气也没了,换之以感激的握手,他也很有成就感。他说,一个案件,着重于调,还是着重于判,看得还是哪个更能体现司法为民。

  三、添砖加瓦,一名服务法治的法官

  从行政诉讼法实施之日起,一个严肃的话题便摆在了从事行政审判工作的法官面前:那就是怎样利用行政审判的优势,为推进法治进程添砖加瓦?在思索与行动中,他把目光关注在如何助力法治政府建设上。1995年,他刚调整到行政审判庭工作,就参加了一次针对行政机关的执法培训。那是他第一次走上讲台,有些紧张,但那对他也是一次历练,从那以后,他习惯了在讲台上宣讲法律。2004年,他被调整到城关法庭任副庭长,但他仍然关注和热爱行政审判工作,那一年,行政许可法实施,他的宣讲,从县委走到人大、政府、纪委、各个行政机关,共宣讲20余场次。2007年,他重新回到行政审判庭工作,更是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通过以案讲法、以案释法,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行政审判白皮书,是《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的简称,是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的重要载体。2017年,他撰写并由法院发布了《2013-2016年度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2020年,他撰写并由法院发布了《2017-2019年度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这两个报告,他都是用了一个多月的业余时间完成的,重新审视每一个审理过的案件,特别是从不同角度统计数据,是个琐碎、繁杂的过程,但每每想到报告是对中央提出的“诉源治理”的积极响应,对法治建设这个大局有所裨益,他也乐在其中。让他倍感欣慰的是,在撰写2020年报告时,2017年报告中列明的行政执法问题,有的已经不再存在,加班加点的辛苦是有成效的。

计玉奎相关资讯:

【计玉奎】同名的人物

计姓名人

法治人物

同年(1971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