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法治人物 > 任瑞飞

任瑞飞

「宽城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

任瑞飞

  任瑞飞,男,中共党员,2006年参加工作,2008年初分配到宽城法院。他扎根研究室从事文字工作11年,从事审判工作三年多,每年都大幅甚至成倍超过院里规定的办案任务,并确保高质高效。他坚持以“勤奋工作,诚恳待人,公平处事,淡泊名利”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凭着不怕苦累、永争第一的执着和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甘于奉献、无怨无悔。

  零改判,公平正义初心不改

  参加法院工作之初,非“科班出身”的他对法律可以说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门外汉”,但他始终保持着认真钻研、一丝不苟的态度,凭着“拼命三郎”的精神和绝不服输的韧劲,凭着对法律和司法工作的由衷热爱,通过近一年的刻苦学习和不断钻研,于2011年以全市第二的成绩高分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

  在2017年入额员额法官后,他竭尽全力,克服各种困难,坚持研究室工作和审判工作两不误。在审判工作中,能始终把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放在第一位,把勤奋学习、探索改革作为提高审判工作能力的动力,把司法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初心忠贞不渝。长期的审判实践,使他积累了更多的审判经验,特别是在民事审判中探索出一套强化调解、追求效率的解纷新路子,力求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他办理全院的再审案件,当事人对立情绪大,案情一般更为复杂,但他硬凭着认真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使50%以上的再审民事案件调解结案。

  在办案中,他对每起案件都坚持做到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对每份判决裁判文书至少校对3遍以上。他常说:“法院出的每一份法律文书,都代表着国家法律,承载着公平与正义,也影响着当事人的权益甚至一生,一定要把道理讲清楚,让当事人输赢都明明白白。”从农家子弟成长为一名法官,他对老百姓有着特殊的感情。面对来打官司的群众,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我来自农村,深知部分群众百姓走进法院时的彷徨和无助,无论案件大小,都要倾注最大限度的心血和精力,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活一辈子,带不走任何东西,但可以留下名和义”。有一次,他办理一件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标的额仅为1500元,但要求恢复土地。他为了缓解双方对立情绪,公平公正解决纠纷,在天气最热的7月份,先后四次赶到乡下、爬上田头,一次又一次给双方做工作,最后双方被他的诚意和汗水感动,终于握手言和。一方当事人感激地说:“别看你年龄不大,但真是个好法官。”

  虽然他在办案的同时,还兼着法院审判管理、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各项工作,院里依照考核规定,给他的年均办案任务为全院法官人均的30%,但他兢兢业业、主动作为,每年都超额完成任务,2020年办案102件,达到全院民事法官人均办案数的76%。2017年担任员额法官以来的三年多,他个人共独任审理269件,参加合议庭19件,参加审判委员会讨论21件。尤其在审判委员会研讨过程中,他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站在事实和法律的基础上,认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近三年多来,他主办的案件调解撤诉率达到75%以上,服判息诉率达到80%以上,上诉案件少,无一件发还或改判,无一件引起矛盾激化案件,未发生一起上访、信访、电话访的情况。同时,他尤其注重对审判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研,积极和同事们探讨在民事审判中存在的各种新类型的法律问题,上报各类理论性调研文章11篇,为更多更好的办理民事案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十余载,甘做法治铺路石

  提到法院,人们首先会想到,坐在高高法椅上的法官,身着法袍,手持法槌,代表国家决定人的生死、自由,决定几百上千万经济纠纷胜负的法律卫士,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一个法官的尊严与神圣。而在法院,还有这样一个群体,有时,看似东晃西走,实则冥思苦想;看似一字未落,实则腹稿暗打。学习不止、笔耕不辍、枯燥繁杂、抵更熬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搜肠刮肚是基本状态,这便是文字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基层法院研究室工作更像一个大杂烩:综合材料、信息简报、宣传调研、司法统计、文书案例、公告通联、办报办刊、调研、论文、案例分析、文书报送、刊物编辑、微博网评、专栏稿件、摄影录像、活动开展、综合治理、维护网站等等,基本上一切与文字有关的工作都归研究室,且基本都是一到两个人来管。2008年初,当任瑞飞同志分配法院时,却义无反顾选择了这个清贫、清苦而又繁重的工作岗位,而且一干就是11年。

  多年的工作中,该同志始终不忘初心、埋头苦干,甘当黄牛、加班加点,圆满地完成了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不分份内、份外,对待工作勤于多思、多想,“白加黑”、“5+2”成为工作常态,为宽城法院的多项工作开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千万字,誓把平凡干成精彩

  任瑞飞同志常用鲁迅的名言激励自己:“自古以来,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从一窍不通到小有所得,从零基础到累积近1000万字的文秘材料。回顾当初调入法院系统的11年时光,细数与司法工作结缘的3000余个日夜,他受益匪浅,终身受教。

  他先后多次被上级法院评为省级和市级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获得承德市2011-2015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县综治工作先进个人、院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荣立个人三等功四次,全县嘉奖二次,集体三等功两次。该同志所撰写稿件先后两次荣获全省十佳信息,多次在全市政法信息评比中获二等奖及三等奖,被承德市人大选聘为特邀调研员。

  多年来,他所撰写的文字材料和各类稿件在国家级媒体上刊发43篇,在省市级媒体上刊发400余篇,较好地宣传了法院工作和法治建设。他所撰写的多项专题汇报、调研文章等文稿,被各级各界给予好评,多次予以转发和学习借鉴。其中: 235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材料被省高院推荐至最高院,宽城法院也获评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全国示范法院。

  九天假,细微之处更显品质?

  参加工作13年来,该同志严格遵守“五个严禁”、“八项规定”以及各项规章及系列廉政制度,并多次在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等全院各项专项教育实践活动中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廉洁司法意识。尤其在廉洁自律方面,他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始终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不计个人得失,尽心尽力做好每一项工作。

  由于工作日程总是排得很满,据统计,参加法院工作13年来,他从未年休,总共请了9天假。其中,2017年,他父亲因意外受伤,摔断肋骨11根并左肺不张,在父亲有生命危险并被医院紧急通知转到市级医院治疗期间,他请假4天。那时候,恰逢年底,各种报告总结应接不暇且尤为重要,那一次,一向乐观向上的他内心焦虑无比,矛盾重重。在父亲病情稍有好转后,他毅然回到工作岗位。因为不放心,他选择每天下班后乘车赶到80公里外的市附属医院看望和照顾父亲。这样的日子,他坚持了16天。

  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在小孩出生后第二天就上班工作了,未休一天陪产假。由于妻子在高中任教师和副班主任,周末有课和平时早晚自习是常态,但他始终未因家庭原因而请假耽误工作。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放学时间早于单位正常下班,但他从未早退,基本委托其哥哥妹妹帮忙接送,有时赶不开就推迟去接,在孩子的眼中,他永远是那个“经常迟到的爸爸”。

  由于繁忙的工作,超负荷的工作量,使他劳累成疾,颈椎病、视力下降等,但他也从未抱怨过、推辞过。

  他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层政法干警,但是他淡薄名利、廉洁奉公、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把一个热血青年全部的情感倾注到了执法为民的公正天平上,践行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标准,一个新时期青年法官所独有的魅力,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为树立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增了光,添了彩。

任瑞飞相关资讯:

【任瑞飞】同名的人物

任姓名人

法治人物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