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法治人物 > 张登林

张登林

「沈阳市公安局和平分局中华派出所副所长」

  张登林,男,1974年出生,中共党员,一级警督。2004年8月,他从部队转业到沈阳市公安局和平分局民主派出所,2011年起担任和平分局中华派出所副所长兼中华社区民警。从警16年来,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锐意进取、拼搏奉献,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特别是2017年7月,沈阳市公安局实施派出所警务改革后,张登林把自己当做社区大家庭中的一份子,静下心来、扑下身子开展基础信息采集、重点人口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巡逻防范、提供破案线索和服务群众等工作,使中华社区至今未发生一起“三类可防性案件”,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居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由于业绩突出,他先后荣获“辽宁省优秀政法干警”、“辽宁省优秀人民警察”、“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度“感动沈阳”十佳人物、首届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分别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四次,多次被评为“优秀个人”。2018年8月8日,沈阳市公安局将他所在的警务室命名为“张登林警务室”。2019年6月14日,赵克志部长来辽宁视察工作时来到了张登林警务室听取了张登林同志的汇报之后,对张登林在社区里扎实开展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要求认真总结、大力宣传张登林同志的优秀事迹,充分发挥我们身边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引导广大公安民警保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担当作为,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警务改革后,张登林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是在社区度过的,所以他和社区的干部、居民之间非常熟悉,对辖区内发生的大事小事也总是第一时间知道。用张登林的话来说,那就是:“群众工作不好做,但是也不难做,只要拿出真心、热心和耐心,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就会相信咱,理解咱,支持咱。”只有先打开百姓的家门,才能最后打开百姓的“心门”。张登林的辖区里有很多空巢老人、失智老人、智障老人、精神病人,为了关爱他们,张登林联合沈阳的相关企业研制了“让爱送你回家”爱心手环,在手环上安装了GPS定位芯片,在和平分局指挥中心及社区均安装了软件,对老人们和弱势群体实施跟踪定位。目前,社区里已有117人配带手环,手环的配带不仅让老人们的儿女安心监护,也让社区省去了无数烦恼和担忧。2018年,沈阳市公安局党委提出打造“枫桥经验”沈阳公安篇的要求后,张登林按照工作部署,将邻里有矛盾、家庭有矛盾的事都揽了下来,凭着满腔真诚与热心,为社区居民解决了无数“烦心事”,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常德街31号院里有一个车棚租给了一家外地人做盒饭。由于车棚狭窄、设施简陋,一到夏天,泔水的气味就扩散出来,非常难闻,附近居民反映十分强烈,有的居民就说干脆就把盒饭棚子给砸了。张登林听说这事,马上就找来承租人,耐心做他的工作。刚开始,承租人并不配合,说是做盒饭这样的生意根本赚不了几分钱,只够养家糊口,哪还有钱专门租地方存放泔水。了解了其中内情后,张登林分析事件的源头,知道只有找到合适又便宜的房源,才能让承租人和附近的居民都满意。于是,他迅速发动亲戚朋友,终于在管内一个远离居民居住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小库房,还与房主谈好了价钱。就这样,做盒饭的商贩终于同意撤出了31号院,车棚里再也没了泔水味。此问题的解决,让居民拍手叫好,都称赞张登林是个为居民办实事的好警察。

  当好社区的活字典

  随着全市公安改革特别是派出所警务改革的深入,张登林深刻认识到:想要管好现在的大社区,仅靠老的管理模式是不够的,只有走“警民共管”的新路子,才能突破社区管理人手不够的瓶颈。因为张登林本人也是社区党委的副书记,于是他把社区干部、网格信息员、各楼院长、物业负责人、煤气水电管理员、快递员、保洁员,统统发动起来,成立了150多人的“盛京义勇”平安志愿者队伍。参与辖区的群防群治建设,让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通过发挥“盛京义勇”平安志愿者队伍作用,走警民共管的新路子。如今,张登林每天都能收到居民提出的公安业务咨询、困难服务求助、问题纠纷反映、辖区治安动态报送等实时信息。在此基础上,他还将“盛京义勇”平安志愿者队伍所有人员进行了归类,把20名表现积极,经常提供信息的人员列为“红星”积极份子,进一步加强与他们的走访交流,在保证信息获取速度和广度的同时,强化对深度信息的掌握和研判。谁家有了矛盾,张登林都能第一时间知道,确保了“早发现,早处置”使问题不出社区。至今,张登林已物建社区干部、网格员、安保人员、物业领导、楼院长、水电煤气管理员、快递员、保洁员等各类“盛京义勇”平安志愿者189人。为了发挥好这支队伍的作用,张登林还双管齐下,一方面靠真情打动他们,一方面用社区民警每年2万元的专项资金鼓励他们,使这些平安志愿者用真心付出和实际行动回报社会。2020年以来,这些“盛京义勇”平安志愿者队伍已提供破案线索12件,参加日常巡逻2600余次。在“盛京义勇”平安志愿者队伍和民警的积极努力下,中华社区实现了辖区5年来无一起“可防性”案件发生,居民们切身感受到了公安机关改革所带来的“红利”。

  当好平安的守护者

  张登林负责管理的中华社区地处和平区中华路,是商业、文化、医疗集中的区域,共有20栋楼3266户,总人口13570余人。由于管内大多是老旧小区,治安防范硬件差,过去“可防性”案件时有发生,群众没有安全感。张登林上任后,根据中华社区自身的特点,琢磨出了一个既能治标又能治本的办法: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当警察为百姓,依靠的也是百姓。于是,他开始全力打造“四张网”。这“四张网”分别是:“三老护院网”,即把管内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工人组织起来成立门卫室,利用他们人熟地熟的优势看好自家门,管住外来人;“三警巡逻网”,即把巡防队员、派出所辅警、辖区保安组成巡逻队,在易发案的时间、地点科学安排巡逻,有效降低辖区犯罪率;“警民联系网”,即建立“警民联系微信群”,拓展警民沟通渠道和方便辖区群众报警,充分发挥群治群防作用;“监控探头网”,即在辖区重点位置安装监控探头,警务探头的安装等于无限放大了张登林的视野,帮助他有效地防范了各类案件的发生。2018年4月20日,辖区和平区常德街6号群防群治人员提供线索,有几个年轻新来租住房的,行踪可疑,要求社区民警到现场进行核查。接到报警后,张登林立即赶到出租屋,在角落里发现吸毒工具。通过仔细核查,租房的三人中有两人吸食毒品。

  警民携手 共战疫情

  特别是在全国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工作刚开开始的时候,很多居民呆在家里没敢出门,防疫工作也不知道从哪入手,张登林组织“盛京义勇”志愿者,带着大喇叭走街串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很快大家的心安定了下来。同时张登林更是一刻也没闲着,组织“盛京义勇”平安志愿者服务队对各个楼道、单元门每天进行两次消杀的同时,他还亲自背上喷雾器,清理小区卫生防疫死角,反复对各个小区的垃圾箱、杂物间、车棚、健身器材等进行消杀。为了解决辖区居民“疫情”期间在家“存粮”不足的问题,张登林在警务室启动了“警民战疫,爱心驿站”,自掏腰包12000余元购买米、面、油、蔬菜、方便面等生活必须品,免费为需要的居民送货上门。整个疫情期间张登林警务室“警民战疫,爱心驿站”先后为辖区318居民送上最需要的生活给养品,与他们携手并肩,共战疫情。

  现在,张登林仍在社区岗位上认真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庄严承诺,深入细致地开展着网络平台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实群防群治工作,用朴实无华的为民情怀和社区平安的新成果温暖万家灯火,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向建党100周年华诞献礼!

张登林相关资讯:

  • 第九届辽宁省道德模范
  • 【张登林】同名的人物

    张姓名人

    法治人物

    同年(1974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