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女,现任北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2013年,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南方高薪的工作,扎根在祖国最北的北极镇。她用当代大学生的热忱带领村民增收致富,6年来,北极村人均收入增长40%。担任流动党员驿站站长,驿站成为了党员温暖的家,将“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红色驿站唱响全国。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主动冲到村级抗击疫情一线,承担起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展示了青年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事迹详情:
一、初到龙江源,立下青春志
2013年8月,大学毕业的文竹驻足苏杭,却拒绝了南方高新企业伸出的橄榄枝。她心里有一个声音在说:“年轻人,就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这是当年入党介绍人老师曾对她说的话。带着这颗初心,怀揣着奉献边疆、建设家乡的梦想,文竹参加了黑龙江省大学生村官考试,成为了一名最基层的党务工作者。
虽是家乡,但文竹自小生活在漠河县城,从未去过农村。洛古河村地处黑龙江源头,与俄罗斯波克罗夫村隔江相望,交通闭塞,没有班车。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多是幼童和老人,暮年光景,暗淡无光。
初到洛古河的文竹,没有宿舍,一个人住在村委会,生火靠自己,公厕在室外五百米开外。她用报纸糊住没有窗帘的窗户,每天从下午开始就不吃东西、不喝水。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文竹工作热情不减,她针对农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实际,采取“用电脑看视频、用微信上党课、用大喇叭听党章”的方法,把党员参学率从原来不足50%提高到95%,唤醒了沉睡着的源头第一村。她组建了文艺宣传队,联合驻地部队开展共建活动;她创建了“身在龙江源、走在群众前”党建载体,开展农民党员设岗定责;她选树致富带富典型,帮家庭宾馆、游艇协会开展网上订单……洛古河村从软弱涣散村转化为省级文明村、戍边为民模范村,文竹也从那个不被村民看好的“女娃”变成了村里人的“文闺女”。村“两委”换届,文竹全票当选为村支委委员——在这个亲戚套亲戚的村子里,大家第一次把选票投给了一个刚来一年多的“外来人”。
二、走进北极村,抓好硬党务
2016年,作为边境地区坚守岗位、成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文竹被提拔为北极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评选“北极先锋之星”“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开办“道德讲堂”“北极村夜校”,文竹定制度、抓对标、做策划、搞活动,建立了村民守法,家庭和睦,村风文明的新秩序。2018年,北极村被评为全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洛古河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镇标兵,北极边防大队边防派出所和北极镇政府被评为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
2019年,文竹以全票当选北极镇人大主席,成为了大兴安岭地区最年轻的人大主席。“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了给群众的腰包打“基础”,文竹盯住了“新媒体带货”这个新兴行当,积极鼓励村民开直播。在黑龙江上捕鱼,冬捕的首播破了十万观看量。北极镇的网红直播越来越多,慕名前来找北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家庭宾馆火了,山特产品火了,绿色农产品火了,各个直播平台大力推广,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文竹主动取消了自己的休假,冲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线。每日,文竹拿着大喇叭走街串巷,清脆的声音村民们都乐意听。休息时间,文竹为同志们录制小视频,剪辑,配音……一个又一个积极向上的vlog记录下了北极镇抗疫阻击战的宝贵资料。在文竹的带领下,回乡的大学生组成了志愿者服务队,为值班卡口送饺子,为隔离居民做“代购”……在抗疫一线展现了青春力量。
三、担任小支书,抓好大党建
文竹负责的“北极流动党员驿站”是外地党员在北极村5A级景区的网红打卡地。“这个屋子虽小,但这就是最典型的看齐意识!”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同志对北极流动党员驿站给予高度评价。从8平米的简易板房,到150平米的驿站木屋,文竹作为驿站的策划者、建设者和参与者,和驿站一起成长。制作卡片,发放传单,亮身份,做登记,重温入党誓词……在文竹的努力下,流动党员驿站作为北极镇景区党建联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完美展现了“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担当。
作为驿站党支部书记,文竹充分调动25名来自福建厦门、辽宁葫芦岛、黑龙江哈尔滨等地的流动党员,鼓励发挥各自特长,支持开办企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解决了28名村民的就业问题。作为景区党建联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党员驿站党支部积极参与景区党建联合体的“三会一课一党日”,文竹采取打造“15分钟”点播式微党课、邀请“维和英雄”“先锋模范”为流动党员现场上党课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流动党员政治责任感,为各地党员北极之旅增加红色记忆。
务工流入党员要过组织生活,她负责策划;创业流动党员遭受火灾,她组织捐款;游客受了轻伤,她提供应急救助;游客丢了钱包,她发动群众帮助寻找;来了台湾游客,她用行动诠释戍边赤子的情怀;来了外国游客,她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寒来暑往,冬去春归,文竹把驿站做成了温暖的家。截至2020年末,外来流入党员累计登记13800余人,留言13999人;开展微党课319次;重温入党誓词372次。
八年青春时光,文竹扎根于最低气温零下50多度的最北小城,用初心信念坚守,用满腔热忱助民,她用竹之初心点燃了青春之火,温暖了神州北极的苦寒之地,用最好的青春诠释了“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铮铮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