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丽,出生于1996年11月,中共党员,是河海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
大学期间曾加入了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热衷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
她曾组织参与了江苏省“博爱青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心相髓,爱相融”为主题组织策划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的一系列子活动。前往医院探望血液病患者,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对于患者的迫切需求;走进江苏大学和江苏科技大学,与团队宣传动员青年学生加入中华骨髓库120人;在捐献现场采访了镇江市第65例捐献者汪洋,以直播形式实现民众与捐献者的交流互动,打消民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疑虑,以提高公众对造血干细胞的关注度。
她曾组织参与了团中央“让爱与生命永续”暑期大学生烟台社会实践活动,带领“情续生命,博爱青春”团队,以调查、宣传与走访的形式开展了以器官捐献宣传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让爱心接力,令生命延续。跟随团队分发宣传手册与调查问卷,针对民众对器官捐献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同群体易于接受知识普及的宣传形式以及社会民众对器官捐献的顾虑与疑惑进行了相关调研,并现场为市民普及器官捐献知识。此外,还参与进行了爱心接力视频的拍摄,邀请市民每人讲述一句“让爱与生命永续”,将爱心传递下去。
她曾带领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志愿服务队成功申请江苏省疾控中心组织主办的防艾同伴教育项目,以财经学院为中心,面向全校发挥青年力量,宣传防艾知识。她积极参与培训,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同伴教育主持人,并动员身边同学报名参与,组织培育了99名通过测评的合格主持人,以主持人的力量开展同伴教育活动,最终1563名青年学生通过了自测考核,切实提高了大学生的防艾意识。
日常生活中,她也积极参与部门组织的助老助残、关爱自闭症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学院新生急救培训宣讲、参与镇江市马拉松比赛担任志愿者等。
2021年4月,她收到了红会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的通知。2017年3月,她在一次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中入库,四年后,她等来了挽救别人生命的机会。得知这一消息,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因为她知道非亲缘间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甚至百万分之一。面对父母的强烈反对,她也积极向他们普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基本知识,尽力解除他们的疑虑。之后,在红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她进行了高分辨配型,收到了相合度100%配型成功的通知。在体检合格后,她积极调整饮食、加强锻炼,为采集捐献做好充足的准备。最后,6月22日,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历经将近六个小时,她成功采集了280ml的造血干细胞悬浮液,将被运输到远方血液病患者的身边,延续患者生命的希望。她也成功从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者变为了捐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