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以十万亩桃园而闻名于世,在美丽的桃乡大地上,活跃着一支公正严明,铁面无私、甘于奉献的战斗集体—-肥城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肥城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忠实履行刑事审判职责,有力促进了平安肥城、法治肥城建设。特别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突出涉黑恶案件审理工作,依法审结了新泰张宸、赵文菊等37人涉黑案,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2021年肥城法院被全国扫黑办授予“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肥城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2014年、2018年被省高院授予“集体二等功”“集体一等功”、连续多年被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荣记集体三等功,被泰安市命名为“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被表彰为“优秀少年维权岗”,平安肥城建设先进单位。
党建、业务齐抓共管,塑造廉洁实干队伍
近年来,肥城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紧紧围绕“抓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的理念,按照“树立目标、确认目标、组织点评、落实整改、结果使用”五步流程,定期开展点评活动,把党建知识学习常态化、批评与自我批评常态化、问题整改常态化,强化党的建设、推动审判工作、促进作风转变,努力打造政治坚定、能力过硬、清正廉洁的刑事审判队伍。积极开展学习型团队建设,以提升司法能力为目标,以强化审判技能为重点,坚持每周二集体学习交流制度,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对刑庭干警进行全方位、多渠道教育培训,法官的驾驭庭审和文书制作能力、书记员的庭审记录和卷宗装订能力均得到大幅提升。全年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刑事审判案件质量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肥城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多篇裁判文书被上级法院评为优秀裁判文书,多篇案例被选为典型案例,1人被省高院授予全省法院办案能手,1人被授予全省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刑庭干警多次被上级法院、肥城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优秀。
宽严相济,忠诚履职,维护一方平安
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和职责。肥城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全面履行审判职能,促进平安肥城建设,近年来年均审理案件500余件。肥城法院刑事审判团队是个有战斗力、敢打硬仗的优秀群体,在案多人少的压力下先后成功审理了一系列大案要案。如2017年张志锋等15人、刘志峰等16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彭波等11人贩卖毒品案,2019年薛展鹏等30人、戴明程等24人电信诈骗案及赵之炎等63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等严重影响金融秩序、社会稳定的大要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肥城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严把“政治关、审理关、常治关、事后关”,依法严惩黑恶犯罪,共审结涉黑恶案件6件69人。特别是2019年审理全省有重大影响的新泰张宸、赵文菊等37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一案中,依法提前介入,与公、检等部门专题会商11次,以审判证据标准引导侦查方向。成立工作专班,全庭上下一条心,坚持严守法定标准,依法准确定罪量刑,经过80个日夜奋战,庭前会议8天,连续庭审6天,查明犯罪事实99起,梳理卷宗197册,撰写裁判文书549页、29.4万字,取得良好效果。突出“打财断血”,落实“黑财清底”要求,依法追缴、罚没各类财产4.7亿余元,有力摧毁了黑恶势力存在的经济基础。加强工作创新,在全省法院率先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理涉黑涉恶案件,极大提高了审判效率,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和社会不稳定分子,被人民群众喻为“保护神”。
“阳光司法”、拓展服务,彰显公平正义司法为民
深入推进“阳光司法”,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提公信。自2016年开始所有刑事案件均同步录音录像,所有刑事案件纳入全流程网上办案平台,实现对案件质量管理的有效管理和监督;深化裁判文书公开,除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案件外,生效裁判文书一律在互联网公布,促进了裁判文书事实清、证据足、说理透;全面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普通程序陪审率达到了98%以上,有效发挥了人民陪审员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的职能作用。肥城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主要业务指标始终位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保持了一贯的高效率、高质量和好效果。肥城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不断拓展服务,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法治教育进校园,辅导教育进家庭,矫正教育进社区,司法建议进机关,每年2次对判处管缓免人员集中学习,宣传法律知识,传播正能量。完善宣传工作机制,对涉黑涉恶案件一律公开宣判,重大案件召开新闻发布会,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旁听庭审300余人次,在内外网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宣传信息2000余条,掀起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大声势。加强司法建议工作,做好与行政执法的有效衔接,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行业领域管理漏洞,及时向主管部门提出司法建议,督促其及时堵塞管理漏洞、规范行业行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提升,1篇司法建议被山东高院评为全省法院优秀司法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