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道德模范 > 高国彦

高国彦

「鞍山市铁东区“钢城红星宣讲团”团长」

  高国彦,男,1956年出生,鞍山市铁东区“钢城红星宣讲团”团长、铁东区老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站前街道“高国彦工作室”负责人。曾荣获辽宁省基层宣讲先进个人、鞍山市文明市民、第六届鞍山市道德模范、鞍山好人、鞍山市最美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者称号。他20年如一日,带领“红星宣讲团”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000余场,用接地气、群众易于理解的语言,春风化雨般将党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让干部群众充满奋进新时代的干劲和信心,成为钢城大地上家喻户晓的“红色宣讲轻骑兵”。

  群众身边的“土翻译”

  在鞍山市铁东区站前街道办事处,人们经常看到一位头发斑白、身材偏瘦、视力很差的老人为群众宣讲。他就是高国彦,一位有着40多年党龄、坚持20年宣讲化人的老年宣讲志愿者。2001年,在他的积极倡导下,街道成立了由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的“红星宣讲团”。20年来,他带领宣讲团成员用接地气的方式,常年深入基层开展理论宣讲。他让宣讲内容从“高大上”变得“接地气”,说的都是实在话,讲的都是实在事,春风化雨般的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每一个群众的心中,自己也成为了深受群众喜爱的“土翻译”。他要求每个宣讲员不仅自己要读懂读透,还要精准把握精神实质、精髓要义。每次宣讲前,高国彦都要认真备课,没有过丝毫马虎和应付。除了拟提纲、查资料、作调查、写讲稿之外,他还要花费时间把讲稿背下来。在宣讲过程中,他把学和做结合起来,讲解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实事,带头与百姓进行心贴心沟通、实打实的交流,让百姓坐得住、乐意听、记得牢,让“被动式”听讲变为“互动性”交流。在宣讲实践中,高国彦不断总结,创新载体、设计平台,陆续创建了“红星大课堂”、“空中大课堂”、“科普大课堂”、“道德大课堂”等系列大课堂。他坚持大会宣讲和网上宣讲相结合、讲清时事政治和讲好中国故事相结合、集中宣讲和入户宣讲相结合、理论宣讲和典型宣传相结合、政策宣讲和扶贫解困相结合、理论学习和调研实践相结合,春风化雨般的将宣讲内容送到每一个群众的心中。一张张照片、一声声喝彩、一阵阵掌声,都成为高国彦和“红星宣讲团”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鲜活注脚。春风几度马蹄疾,20年来,高国彦带领团队已开展宣讲活动1000余场,源源不断地将党的政策和关怀送到千家万户。

  2021年,高国彦又开始了一项“大工程”——做好党史宣讲工作,他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汗水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为了讲好党史,他查阅了大量的有关书籍和各种资料,进一步加强学习、阅读、积累。为了写好党史宣讲材料,他废寝忘食一写就到后半夜,编写出6000多字的宣讲资料。在党史宣讲过程中,他结合群众的现实需要和工作实际,用讲党史小故事的形式,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指导性。在高国彦的带领下,截至今年3月,宣讲团的成员先后到铁东区的街道、社区进行了23场宣讲,受众达3000多人次。他还征集并制作了30多个党史回眸微视频在网上发布,观看人次现已超过万人。

  互联网上的“宣讲员”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不能举办大会宣讲,甚至连团里的同志们都无法见面,无法研究工作。面对摆在眼前的困难,高国彦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开动脑筋、创新思维,努力摸索新的宣讲模式——网上宣讲。于是,高国彦组织的宣讲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标方向明确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购买智能手机,学习使用微信,面对面建微信群。为了顺利开展网上宣讲工作,高国彦先后建立了28个微信群,共有成员1896人。与此同时,高国彦还主动学习制作短视频。原先并不懂互联网,对微信几乎一窍不通的高国彦,克服了所有的困难,摸索制作短视频。为了利用好美篇、剪映APP等手机软件,他特意又购置了两部智能手机,每次录制短视频时,必须三部手机同时工作才能完成。在制作过程中,大量的文字录入、修改,尤其是在录制画面时,上下两个手机的画面必须对得十分准确,这对一个视力良好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患有严重眼疾的他,却拍摄并制作了157个宣讲短视频。利用微信功能制作短视频进行网上宣讲,累计网上受众达10万余人次。随着网上宣讲不断深入,高国彦又不满足现状,开始了网上直播的探索之路。从2020年8月至今,他利用快手平台进行网上直播宣讲28场,粉丝已达3000多人,自己也变身成为网红“宣讲员”。

  笔耕不辍的“耕耘者”

  不需扬鞭自奋蹄,笔耕不辍写人生。这是对高国彦同志的生动写照。1992年秋,高国彦不幸罹患严重的糖尿病,每天靠打胰岛素维持生活;他还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左眼完全失明,右眼视力不足0.06,需要借助1800度的眼镜和30倍的放大镜配合,才勉强可以写字。主治医生警告他说:“从今以后,一个字也不能看了。否则,右眼也会有随时完全失明的危险。”但是,他却展现了强者的姿态,从未向疾病和命运低头。做完眼睛晶体植入手术出院的第二天,他就来到单位撰写起了材料。当时单位正准备编写一部反映街道、社区先进共产党员事迹的书籍,他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撰写编辑的重任。眼睛看不到笔尖落在纸上的位置,他经常把两行字挤成一行,只能靠帮忙打字的年轻人来辨认。就是这样,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他花了两个月时间,撰写出了10多万字的文字材料,总结出14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出版了《党员风采录》这部书,受到广大读者和群众的欢迎。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2014年高国彦正式退休,他来到了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领导劝他回家好好养身体,朋友劝他该休息休息了,亲人说他好不容易熬到退二线,还不回家好好呆着。可是,他却放不下忙碌了一辈子的宣传工作,放不下一起宣讲了十几年的老伙伴儿们,放不下手中的笔和放大镜。他说:“我想接着为百姓干点实事,让我更充实,让生活也更有意义。”于是,他再次踏进红星宣讲团的办公室,选择退休不褪色,把余热无私奉献给社会,做一名老年志愿者,同20多名其他老同志一道继续奋斗。他舍小家、为大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每一次宣讲做准备,一往无前的坚守到现在。在义务宣讲的同时,高国彦还是一个爱诗写诗的追梦人,二十几岁就发表诗歌作品,现已经发表诗歌作品七、八百篇,还出版了诗集《社区放歌》、《春风里》、《郭明义之歌》等等。永不停歇的宣讲情结,笔耕不辍的诗歌写作,皆源于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无论是做宣讲员,还是志愿者;无论是在繁忙的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里,他都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既踏踏实实又充满诗意。

  老骥伏枥,志在化人。他在一首名为《老柳树》的诗中写道:“如今,腰背已弯曲成了圆弧,可那并不是对命运的屈服;现在,枝条已低垂到了根蒂,可那并不是因为生活的飘浮……”这写的是老柳树,也写的是他自己。这就是高国彦同志,一个身患多种疾病,却能老有所为、奋斗不止的老人。一个退而不休、驰而不息用语言和行动感染、带动身边群众,传播正能量的老年志愿者,一个活跃在钢城大地上的“红色宣讲轻骑兵”!

高国彦相关资讯:

  • 第九届辽宁省道德模范
  • 【高国彦】同名的人物

    高姓名人

    道德模范

    同年(1956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