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员工在问界M7项目开发中,牵头外协零部件包装开发,组织小组顺利完成外协包装零部件开发工作,外协件包装开发涉及零件共1200余个,组织样件评审200余场次,组织专题解决会40余场,开展质量问题整改30余项。并在项目中通过实践总结优化外协零部件包装开发流程和方法,在管理流程上创新取得新突破;推动问界M7车型外协零部件包装高质量、高标准开发,保障零部件质量稳步提升,为整车质量高质量交付助力。创新突破点:依托问界M7项目实践,优化外协包装开发流程和工作机制,将前期包装开发工作职责牵头转移至科技中心,聚焦项目组管理,并负责组织或参与外协包装全周期的实物开发、样件评审、问题整改。1、优化包装开发介入节点,开发周期提升20%,大幅减少后期变更。原包装开发流程基本需要在定点后开始逐步介入,介入时间晚,开发周期长,且后期变更多。优化流程后,提前介入包装方案对接,定点后即形成初步方案,提前进行样件评审,大幅提高开发效率,减少后期变更,提高包装开发质量,较以往车型在NS阶段样件送样率提高20%,方案合格签批率提高30%,签批率可达到95%以上。2、优化工作机制,提高质量整改及推进力度。①将包装问题纳入单一问题清单管理,利用PMS系统和项目组集中管理优势,优化问题管理流程,充分暴露问题,快速落实整改。②建立外协包装供应商专题会议机制,以项目组形势,联合采购、制造、产品、质量,开展小范围专题推进会机制,将疑难问题多方位联合推进,快速落实问题解决。③优化实物样件评审机制,首次将产品工程师纳入评审团队,并在初期联合产品工程师将零部件包装防护特性标准进行专项梳理,提前输入供应商,规避包装设计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