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骘(zhì)(《东观汉记》作邓陟,?-121年),字昭伯。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南)人。东汉时期外戚、将领,太傅邓禹之孙、护羌校尉邓训之子,和熹皇后邓绥之兄。
邓骘最初被大将军窦宪征辟,因其妹邓绥入宫为贵人,任郎中。永元十四年(102年),邓绥被立为皇后,邓骘升任虎贲中郎将。汉殇帝即位后,邓绥临朝听政,邓骘担任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殇帝驾崩,与邓绥册立安帝。永初元年(107年),汉安帝封上蔡侯,邓骘坚决推辞。次年(108年)冬,被汉安帝拜为大将军。永初四年(110年)被罢免大将军一职,回乡为母服丧。永初七年(113年)回朝后改任奉朝请。元初五年(118年)邓骘之子邓凤私受贿赂,邓骘得知后,害怕邓太后追究,于是剃光儿子头发以谢罪天下,天下都称赞邓骘。
邓骘在东汉天灾严重,内忧外患的困境下,崇尚节俭,减轻徭役,推举天下贤士如何熙等列于朝廷,又征辟杨震等名士置于幕府,促使天下复安,受到百姓称颂。
建光元年(121年),邓绥去世,安帝再封邓骘为上蔡侯,位特进。不久,邓骘为宦官李闰等诬陷,改封罗侯。回到封国后,他绝食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