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道德模范 > 兰太阳

兰太阳

「抚州市乐安县金竹畲族乡流舍村退休教师」

  兰太阳,男,畲族,1954年11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金竹畲族乡流舍村退休教师。

  兰太阳扎根在乐安县金竹畲族乡的千米高山上,为了实现“一定要用知识把孩子们送出大山”的诺言,他倾注了全部心血。47年教学生涯中,他举债建立教学点,自掏腰包垫付学费劝说孩子们上学,即使身患重病也坚守讲台,退休后依然继续守护教育事业。在他的努力下,这个仅有37户人家的小山村,已经走出了40多名大学生。兰太阳曾获全国优秀教师、“江西好人”等荣誉。

  听诊器换粉笔:一个承诺的起点

  1976年秋,22岁的兰太阳高中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乐安县金竹畲族乡流舍村,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守护老百姓的健康。流舍村芳草村小组地处偏远的山区,环境条件差,当流舍村芳草教学点唯一一名老师调离,学校27名学龄儿童面临失学之际,流舍村村支书兰大毛找到了兰太阳:“你有文化,给孩子们上课吧,他们得学文化,不能让孩子们永远困在山里。”面对村支书的请求,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兰太阳许下诺言:“我来教,一定用知识把孩子们送出大山!”他毅然放下听诊器,拿起粉笔站上了讲台。

  芳草教学点在一条大河的对面,兰太阳过去一趟要走四五里山路,再越过“跳石”,才能到河对面去。每天清晨,他要挑着三十斤重的课本和教具,踩着湿滑的青石板过河,往返十余里山路到教学点。更艰难的是改变村民的观念,有些孩子被家长留在家里干活,不能按时上学。兰太阳带着红薯干走村串户,自费垫付书本费,甚至用自家米缸里的存粮换取家长的信任,终于让失学的7名孩子走进课堂。“你们只管学,其他交给老师。”这句温暖的承诺,支撑起无数个寒来暑往。他把教室改成临时宿舍,白天教课,晚上给孩子们缝补衣裳;寒冬腊月背学生过河,自己摔进冰水里却把孩子护在怀里。1983年调任吓通村小学前,兰太阳已让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用生命兑现承诺:教育者的赤诚担当

  吓通村小学校舍是昏暗且有随时倒塌风险的破旧老祠堂,担心孩子安危的兰太阳做通家人的工作,把自己的家免费作学校,而这一用就是10年,如今,老旧的黑板仍镶嵌在他家墙上。1994年,为了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他四处筹集资金,并毅然倾尽自家积蓄请民工盖起村里的教学点。白天上课,晚上监工,这个瘦弱的教师硬是带着村民建起了一座崭新的校舍。孩子们终于坐进明亮的教室,而兰太阳和妻子靠着养猪、种田、做零工,省吃俭用才慢慢偿还完建校舍的债务。“学校的事比命大”是兰太阳的口头禅。2001年转正后,他把第一笔工资全换成电脑和电视,只为让学生们能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视频通话。10余年间,他为学校打井、修门窗、购教具,累计投入10万余元,而他自己家里却连一样大件电器都没有。

  2010年,兰太阳遭遇车祸导致头部受伤,但他仅在乡村医院简单包扎后就坚持返回课堂。病痛让他的身躯变得佝偻,却从未动摇他的意志,日复一日地守护着孩子们。2017年,兰太阳到了退休年龄,村民们联名请求他留下。出于对孩子们的牵挂,兰太阳接受了返聘,继续坚守在教育岗位。2018年春节期间,兰太阳被诊断出患有大肠癌,手术后住院四十多天才出院。身体稍有好转后,放心不下学生的他就经常往学校跑。在此期间,他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指导年轻教师熟悉工作、提升教学能力。

  永不落山的“太阳”:精神火种的传承

  “现在村里比的是谁家大学生多!”村民兰友才的这句话,生动展现了兰太阳47年教育耕耘带来的改变。在这个仅有37户人家的偏远畲族小村庄里,已经走出了40多名大学生。更令人欣慰的是,学生兰福生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任教,延续着老师的教育薪火。

  这两年,兰太阳才走下讲台,真正退休,但他依然心系教育,时刻关注村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他耐心为前来请教的学生解答问题,劝导厌学的孩子重返校园,给孩子们讲那些考上大学、在大山外闯出一片天地的学生事例,激励孩子们。“只要孩子们需要,我什么困难都不怕,问题一定能解决!”面对孩子们期盼的目光,兰太阳总是报以坚定的眼神和温暖的话语。

  如今,在流舍村小学的操场上,那棵见证承诺的老樟树如今已亭亭如盖。从20岁的青春少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兰太阳守住了承诺,更照亮了乡村孩子们的未来。

兰太阳相关资讯: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 【兰太阳】同名的人物

    兰姓名人

    道德模范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