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刚大学毕业的李明秋放弃成为教师的机会,在家人的不解中成为了一名春苗志愿者。那时的春苗,正在启动“一个鸡蛋”营养补充项目,李明秋便从“一个鸡蛋”开始了她的春苗之路。24岁的她,步行到每一个受益学校监督鸡蛋采购、煮制、发放,崎岖的山路把她脚上磨起的一层层水泡,炙热的阳光让她渐渐从“白雪公主”变成了“黑美人”。5年不间断的坚持,李明秋取得了大量第一手照片和反馈意见,享受每天一个鸡蛋营养补充的山区孩子从200名增加到4800人,该项目也荣获2015年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为了帮助贫困山区学校和家庭争取到更多的项目,李明秋不分季节、周末的入户搜集材料,贫困的地方往往比较偏远,她很多时候要行走山路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一户家庭。2014年,挺着大肚子的李明秋没听从父母的劝告,继续白天在山间奔波,夜里在电脑前整理资料,看着女儿消瘦的身影,李明秋的父母湿了眼眶。
五年里她的步伐遍布宜宾10个区县的石碑乡、罗渡苗族乡、趱滩乡、大窝镇、下长镇等58个乡镇,仅步行行程就超过2000公里,帮助100余所山区村校改善环境,为300多名孩子寻找到“一对一”助学支持。
328+1个孩子,5000小时
2015年,李明秋成为了一名母亲。当她的丈夫劝她找一份轻松的工作时,李明秋说道“正是因为快当妈妈了,我更不忍心放下那一群孩子”。
在一次宜宾监狱组织的社会志愿者帮教活动中,李明秋与服刑人员徐某的交流中了解到徐某有一名上初中的女儿,如今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李明秋担心徐某女儿的学习和生活,随即走访了在自贡的徐某女儿,为孩子找到了一对一助学支持的好心人。后来,李明秋每个月都会去看望孩子,像姐姐一样关心她,让孩子渐渐变得开朗乐观,李明秋也成为了孩子心中亲切的“明姐姐”。
像这样的弟弟妹妹,李明秋一共有328个。
有了女儿的李明秋仿佛更能体会孩子们的内心,她将母爱延伸到了更多孩子身上。她总是用休息时间去回访孩子们,与他们一起聊天、辅导作业。在五年的志愿服务里,李明秋帮助过328个贫困儿童,走访时间超过5000个小时。
每次晚上回家看着熟睡的女儿,一阵阵内疚便涌上李明秋的心上,但她放不下那一声声清脆的“明姐姐”,也放不下一双双殷切的眼睛。每一次看见孩子们脸上浮现的笑容,李明秋便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她要成为女儿的骄傲,要为孩子们带去希望。
45个项目,720万资金
一次次的走访让李明秋有了一个更大的梦想——她要让更多的爱心汇聚成更强大的力量。她一手策划了春苗“乡村童园”项目,真实详尽的图文资料帮助她获得上海联劝基金会连续3期的项目资金支持,成功打造6所乡村幼儿园。
就这样,李明秋开始了她的项目众筹之路,而这条路却比她想象的艰难很多。每一笔项目资金的使用,在网上总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对于项目的反馈,也总有人质疑是否真实,面对层出不穷的质疑,李明秋家人心疼的说道“你把心捧出去值得吗?”值得吗?李明秋也想过放弃,直到有一次她用项目众筹挽救下了一个年轻的生命。
2016年5月9日晚7点,李明秋接到紧急求助:翠屏区牟坪镇2岁的留守儿童浩浩被烫伤,生命垂危。接到求助后,她马上赶往医院,与随行的志愿者凑齐2万元给孩子垫付了第一次手术费,并立刻将浩浩的遭遇整理出来,用众筹和现场募捐的方式为浩浩筹集善款继续治疗,2个多月后浩浩终于康复出院。从此,李明秋坚定了自己的项目众筹决心。
“别人把爱心交在我们手上,我有理由让他们放心”。入户调查、项目申请、项目复核、项目实施、意见反馈,李明秋更加仔细的做好每一个细节,用一张张的图片和一个个数据消除人们的质疑,成为了众筹项目的“信誉保障”。五年来她策划和参与“村校圆梦计划”、“村小图书室建设”、“突发伤病儿童救助”等项目45个,筹集资金720余万元。
好人寄语:多一份坚持,多一份努力,能换来更多孩子的希望。我将竭尽所能,继续为梦想前行。
道德点评:用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逐梦“专职志愿者”,超过5000小时走访时间、2000公里步行行程,踏遍58个乡镇帮助328个贫困儿童…对孩子的牵挂是支撑李明秋走下去的唯一动力,李明秋不仅仅是代表她一人,更多的是表现80后青年勇于担当、执着志愿服务、执着追梦的一大批青年志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