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云,女,汉族,1974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神经内科学科主任、神经精神医学中心副主任,脑血管病科主任、中心实验室主任、河北医科大学医学与健康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留美博士后,博士生导师。2024年度,荣获河北省“最美医护”。
大医精诚,大爱无疆。刘晓云始终坚定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数十载的实践与积累,为脑血管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治发展作出贡献,她用责任与坚守,给无数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初心不改,生命之贵方济之
刘晓云深知群众的健康需求,高质量医疗服务高于一切。在23年的从医生涯中,刘晓云把病人看得很重,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刻敏锐的观察力,准确诊断并治疗了很多罕见的神经疑难杂症。每到出诊日,刘晓云都早早来到诊室接诊,接诊中从不打断患者,耐心倾听;诊断后不但详细交代用药注意事项,而且对患者的生活习惯及复查要求也都一一嘱咐到位。对于患者的提问,她更是有问必答。病房的查房她从不间断,仔细检查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对于病情严重的病人,刘晓云不仅自己经常到病人床旁,还要求全科医生都要“早上查房看,中午上班时看,下午下班前看,病情变化随时看”的“四看四做到”,保证随时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这些细节,对患者来说,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深入基层,默默奉献行医路
刘晓云在国家级和省级学会兼任多项学术任职,她利用学会平台,积极与省内的同行交流,把河北的声音传递到国家级学术交流平台。刘晓云兼任河北省卒中学会的秘书长以及河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河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的秘书,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了大量学会的学术交流推广工作。刘晓云曾走过河北省11个地市和很多县,进行学术交流、义诊和专业培训,把前沿知识带到当地,毫无保留地将她的所知所学教给年轻医生,由此受到很多同行的认可和赞誉。刘晓云在石家庄市积极开展“医联强基”系列活动,为基础医务工作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2024年6月,在医院党委领导下,刘晓云带领团队联合199家医院成立了河北省卒中专科联盟,为联盟的成立及工作的推进投入大量心血,旨在充分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技术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河北省卒中防、治、管、康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同质化发展。
甘于寂寞,亦师亦友耕不辍
虽然临床工作繁重,但刘晓云在科研方面也没有懈怠。在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方面,刘晓云进行了一系列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多年来发表90余篇论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主持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多项省级课题,获省部级、市厅级科技成果奖6项。
言传身教,厚德载物。刘晓云对科研的执着影响并感染着她的每一个学生。在学生们的眼中,刘老师“温柔而坚定”。教书育人,她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科研实验,她一丝不苟、要求严格,并永远保持好奇和疑问。近年来,刘晓云带领学生证实了钙稳态破坏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提出了“基底动脉消失综合征”的概念,发现了“葡萄征”对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的预测作用。在她的带领和影响下,课题组多位硕士博士研究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省级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刘晓云也当之无愧获得了优秀带教老师、优秀科研工作者称号。
潜心笃志,砥砺前行。刘晓云将带领她的团队牢记初心使命,勇担健康重任,在医院党委的支持下,将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人工智能辅助脑卒中全程管理系统,推动并完善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的共病诊治,推动神经精神融合发展,以仁心仁术守护广大脑病患者的生命中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