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兆明,男,仫佬族,1933年9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江口乡抗美援朝老兵。
59年来,这位抗美援朝老兵风雨无阻守护江口乡烈士陵园,为27位烈士扫墓、修葺、寻亲,用一生践行“让战友回家”的誓言。
一诺千金
1966年,33岁的莫兆明主动请缨参与江口乡烈士遗骸收殓工作。当他亲手安葬那些残缺的棺椁时,抗美援朝战场上战友牺牲的场景再次浮现,“我们约好要一起回家,可他们却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在烈士陵园最后一块墓碑立起时,他在心里默默许下一个承诺:“江口的战友们有了新家,我得守着他们。”这个承诺,他用半个多世纪来践行。从此,无论烈日暴雨,他每天清晨5点准时踏上198级台阶,清扫落叶、擦拭墓碑。59年来,他用坏73把扫帚,穿破40多双胶鞋,却从未向政府提过任何补助。
2019年,烈士万家义的亲属从湖北寻亲至陵园。万家义80多岁的妹妹在莫兆明指引下找到哥哥墓碑,跪地痛哭:“您几十年的坚守,圆了我们全家三代人的梦!”为查证7位无名烈士身份,他走访乡里老人、翻遍县志,2021年成功为一位无名烈士找到家乡线索。
薪火相传
每年清明,莫兆明都会采来山间野花放在无名烈士墓前:“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但你们的牺牲永垂不朽。”他不仅是守陵人,更是红色基因的传播者。每逢重要纪念日,他都站在墓前为祭扫群众讲述历史:“当年战友们饿着肚子冲锋,只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今天的幸福,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
2023年,90岁高龄的莫兆明腿脚不便,仍坚持坐着轮椅为游客讲解。一名小学生问他:“爷爷,您为什么要守这么久?”他摸着孩子的头说:“因为记住他们,就是记住我们来时的路。”在他的感召下,退役军人罗战主动加入护陵志愿队,当地中小学将他的事迹编入校本课程……
精神丰碑
莫兆明的坚守感染了整个江口乡。乡政府修缮陵园道路,志愿者定期前来维护,学校成立“红领巾讲解队”。他的事迹通过媒体报道传遍全国,网友留言:“他用一生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信仰。”2024年,由他事迹改编的公益广告获得行业奖项,让这份坚守影响更多人。
从青丝到白发,从战场到陵园,莫兆明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他守护的不仅是烈士的安息之地,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正如他常说:“只要我还能动,就要一直守下去。”这份誓言,早已化作红色星火,照亮后人前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