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身边好人 > 于海彬

于海彬

「宁城县汐子镇兴隆街村3组村民」

  于海彬,男,52岁,宁城县汐子镇兴隆街村3组村民。于海彬右眼失明残疾,八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妻子,用实际行动印证了一个大写的男人。2014年3月19日,于海彬的妻子刘海艳突发重度脑出血住进了宁城县中心医院,这一住就是整整一个月。由于脑出血后遗症,妻子右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自此于海彬不离不弃陪伴妻子走过了艰难的人生道路,喂饭、喂药、擦洗身子,八年如一日,于海彬像伺候孩子一样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他用无私的爱唤起妻子生活的信心,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人间真情。

  妻子瘫痪以前,虽然家庭条件不富裕,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于海彬家以务农为主要收入,妻子在家操持家务,农闲时出去打点零工,夫妻互敬互爱,相敬如宾,还有一双儿女,一家人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但甜蜜幸福的生活竟如此短暂。妻子一场大病,把这一切残忍的破坏了,半身瘫痪、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平时健康的妻子成了这样。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于海彬一下就懵了,他意识到妻子的下半辈子可能就要在床上度过了,看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再看看卧床不起的妻子,于海彬感觉家庭的天空好似塌了下来。“一定要把妻子照顾好,孩子们需要一个妈。”这个信念支撑着于海彬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当别人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于海彬已经在地里忙活了2个多小时,干完活回家做饭,照顾妻子起居,吃完饭再去地里忙农活,晚上当大多数人都进入梦乡的时候,于海彬还在忙着准备第二天的伙食,每天都是这样,像一个不断旋转的陀螺,每日忙得脚打后脑勺。

  照顾瘫痪在床的病人是件非常艰难的事,妻子不能吃饭,于海彬就咀嚼好后,口对口喂她,大便不走动,他给妻子两天一灌肠,有时还是不大便,他想尽了各种助排便的办法,甚至亲自用手抠。夏天来了,于海彬每天要为妻子擦拭一到两次身子,妻子每一次大小便之后都及时清洗,每两三小时就为她翻身,晚上也是如此。病痛的折磨让妻子的脾气变的有些古怪,有时候一件小事也会招来妻子的不痛快,每当这时,于海彬只能选择暂时的离开,找个没人的地方,默默流眼泪,等妻子情绪缓和后,他再回去笑着照顾妻子。别人问他有没有怨言,看着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农家小院,打扮得整洁利索的妻子,于海彬坚定地说:“我们当年情投意合,妻子不顾及家人的反对,毅然嫁给我这个残疾人,当时就是觉得我能托付终生,觉得我能养活一家子人,她给我生儿育女,如今生病了,我必须陪伴照顾好她,我不会放弃的,再难都要坚持。”

  吃苦受累洗衣做饭,这些对于于海彬来说还不算什么,妻子治病、孩子上学的费用像一块巨石一样整日压在于海彬的心头,为了筹钱,于海彬想方设法挣钱,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扣了一个韭菜大棚,农闲时再到村门窗厂打份零工,平时他省吃俭用,自己好多年连件衣服都不舍得买,给妻子买药、买奶粉,供两个孩子上学。

  多年来,于海彬到处打听医治妻子的良方,拜访过许多医生,一次次希望之火被点燃,最后一次次又被现实无情地浇灭,但他总是在失望中坚持着,从未放弃。“做人做事要讲良心,夫妻之间更不能有难就分”,这是于海彬常说的一句话。“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于海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颠覆了这句老话。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于海彬八年如一日地细心照顾下,如今妻子已经能够坐在轮椅上,自己用左手能吃饭了;女儿就读于通辽职业学院,2022年获得自治区励志奖学金,并且在学校进入了学生会还担任医学系记者站站长;儿子在初中八年级就读,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一到放假回家,两个孩子就主动帮助爸爸做家务,一块儿照顾妈妈,抽空儿做功课,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不晓得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分,让我得到这样一位好丈夫。如果没有他的精心照顾,我早就不在人世了。”妻子刘海艳经常念叨这句话。问及今后的打算,于海彬说他还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照顾着刘海艳,“她是我的妻子,我是他的丈夫,我有责任照顾好她。”

于海彬相关资讯:

  • 第八届赤峰市道德模范
  • 【于海彬】同名的人物

    于姓名人

    身边好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