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道德模范 > 张如普

张如普

「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保洁中心退休干部」

  张如普,男,1946年9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保洁中心退休干部。

  张如普30年来坚持捐资助学,累计捐赠78万余元,资助了122名困难学生。1995年,张如普开启助学之路,资助范围从浙江扩展到安徽河南内蒙古等地,资助金额也从收入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再到二分之一。2014年确诊食道癌期间,张如普仍想方设法凑齐助学款。获得95万元拆迁款后,他用剩余30多万元继续助学。张如普获“浙江好人”等荣誉。

  慷慨助学,从1/4到1/3再到1/2多

  走进张如普家,唯一“像样”的家具是一台老式电视机。略显杂乱的房间里,一个红色锦盒格外显眼,里面是各地孩子寄来的相片和信件,那是张如普最为珍惜的礼物。“虽然我们只有一面之缘,但我感觉您就在我身边!”“张叔,我要结婚了,有机会一定要来成都参加我的婚礼。”……张如普用纸袋将信件一卷卷包好,规整地放在一起。张如普和这群孩子的故事,要追溯至30年前。1995年,张如普的远房亲戚因家境困难没钱供孩子读书,他得知后,主动承担孩子的学费,直至对方完成大学学业。这一发便不可收,从最初通过亲朋获取困难学生信息,资助范围在镇海区内,到后来与市、区两级慈善总会保持长期联系,慢慢地,张如普资助的学生越来越多,资助范围从浙江省内的诸暨、临安到更远的安徽、河南、山东江西广西、内蒙古等地。

  刚开始助学时,张如普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经济负担较重,他的助学曾经是“偷偷捐出自己收入的1/4”;等到两个女儿工作了,手头宽裕些,他就拿出收入的1/3用于助学;等到退休之后,家里人都知道了,他也不藏着掖着,拿出退休金的1/2甚至更多补充到助学“小金库”。30年来,他资助了122名学生,资助金额也从每个月几百元到1000元,再到如今的4000余元,累计捐出78余万元。

  病魔缠身,阻不断热心助学路

  一本小巧的黄皮笔记本,张如普在封面上重重地写着“病情记录”几个字。2014年,张如普被查出罹患食道癌。癌症,这两个字,让本就经济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他辗转浙江、上海各大医院,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有持续不断地看病、化疗、配药……但即使自己深陷人生的泥潭,他也厚着脸皮到处筹钱,拆东墙补西墙凑够助学费用。最困难的时候,他躺在床上,敲着身后的墙思量“真的没有了,这个房子卖掉也是可以的”。

  治疗期间,只要接到孩子们的电话、来信,都能让张如普深感安慰、信心倍增,多了一份与病魔斗争的勇气和信念。一个老人和一群孩子,相互鼓劲、相互扶持,共同走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幸运的是,张如普熬过了术后5年的复发期,也迎来了家里房子的拆迁。当拿到95万元的拆迁款时,他第一时间拿出30万元继续用来助学。“30万元,按一年3万元的保底资助金额算,还能坚持助学10年。”对于助学计划,他这样盘算。

  2027年127个,人生的小目标

  这些年,有些人劝过张如普,身体不好、经济条件也一般,已经资助这么多学生,可以不用再资助了。但每次看到遭遇困境的学生,他总是心软,忍不住伸出援手。得知一名大学生因为资助人遭遇变故,无力再资助时,张如普又毫不犹豫地出手“接盘”。张如普助学慷慨,对自己和家人却抠门得很。一件衣服、一双鞋子缝缝补补直到不能再穿;跟随十几年的老“坦克”自行车至今还在骑着……他总说,自己当年就是吃了没知识的亏,所以现在能帮就帮年轻人一把,国家需要人才。

  张如普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到2027年自己80岁时,资助127个学生。他解释,2027年是建军100周年。这是属于有着55年党龄、11年兵龄的老人独有的“仪式感”。

张如普相关资讯: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 【张如普】同名的人物

    张姓名人

    道德模范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