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组建了塔里木油田首个自治区级“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一体化创新工作室,积极努力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牵头形成了库车山前超深复杂井钻完井技术、台盆区超深易喷易漏储层钻完井技术及高温高压井全生命周期井完整性配套技术,有力支撑了库车前陆盆地万亿方气田群的勘探突破和效益开发、中国第一大沙漠凝析气田塔中一号气田的优快建产、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平稳供气。
事迹详情:
刘洪涛同志怀揣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赤子之心,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条件,毅然来到新疆,投身到国家能源战略的接替区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这片热土。从此,他坚定了“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人生观,春秋十二载,坚守在勘探开发的第一线,矢志不渝在钻完井及井完整性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1、立志边疆、扎根一线,挥洒青春热血:刚刚毕业的他主动申请到最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从钻井队的场地工干起,钻台上的挥汗如雨、掏罐时的满身泥泞,三年苦寒的磨砺,迎来梅花的飘香,一个稚嫩的大学生凭借扎实的基本功蜕变成一名工程监督。为了安全高效作业,他精细生产组织,严控施工质量,指挥了数百口井作业,没有一口井出现等停和安全事故,完成了当时国内硫化氢含量最高井中古6井(410000ppm)的试油完井工作。他舍小家、顾大家,每年上井超200天,母亲病重期间,依然坚守岗位,他将泪水留在了心里,汗水流到了脸上,不是不挂念,不是不伤心,而是在他心中,党和国家交给自己的工作始终是第一位的。他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授予开发建设新疆奖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委、自治区青联授予新疆青年五四奖章,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党组授予优秀共产党员,油田公司授予“十二五”勘探生产功勋个人。
2、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勇攀科学高峰:因其现场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单位将他调到科研单位。年轻之际正是创业之时,面对塔里木盆地复杂恶劣的地质工程条件给工程技术带来的世界级难题,他心中燃起了创新的火焰,组建油田首个“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的一体化创新工作室,发扬“大国工匠”精神,采取“鹰一样的个人、狼一样的团队”的攻略,直面生产问题,带领团队创新形成的超深井测试技术、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提产技术、高温高压井井完整性技术、易喷易漏高含硫储层试油完井技术及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深度改造技术有力支撑了库车前陆盆地万亿方气田群的勘探突破和效益开发、中国第一大沙漠凝析气田塔中一号气田的优快建产、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平稳供气。成绩的背后倾注了他太多的付出,一次连续加班后,他病倒了,但他坚持到腊月二十八才去医院,他说“我们的团队在拼,我这个带头人更应该做表率,这个时间手术就不占用正常的工作时间了”,凭借这股“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拼劲,带领团队先后获省部级
科技奖励13项、局级17项,发表文章21篇、出版著作7部、授权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1套、自主创新重要产品2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授予“刘洪涛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孙越琦教育基金会授予他“孙越琦青年科技奖”,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授予他为“十二五”先进科技工作者、油田十大科技创新人物。
3、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做忠诚担当之楷模: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他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关爱群众,时刻向团队注入正能量,向地方民众及少数民族员工宣传石油故事,蝉联油田两届基层党支部书记党课比赛第一名;作为一名国家、股份(集团)科技项目的主要研究与管理人员,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将专项费用花在刀刃上,在重塑中国石油良好形象进程中扮演着优秀石油人的角色。
这就是刘洪涛,呕心沥血、苦干实干,用创新热情和创新成果为科研事业奠基,用坚强意志和爱国情怀为祖国加油,用智慧和汗水描绘着心中的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