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训详,男,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璪都镇港背村生态护林队队长、自然教育辅导老师。
1994年,包训祥正式成为港背护林治安队的一名护林员。从此,他常年穿梭在原始森林深处,负责护林防火和动植物资源监测工作。31年来,包训祥用脚步丈量了璪都镇的每一寸山林,被誉为大山的“活导航”;他熟记野生动植物学名900余种,是公认的“生态活字典”。在巡护过程中,他救助过无数国家珍稀动物,还发现了被誉为植物界“金丝猴”的野生大黄花虾脊兰。包训详曾获“江西好人”等荣誉。
炽热情怀:从年少热爱到半生守护
九岭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共记录高等植物300科966属2106种,被誉为“物种基因库”。包训祥是土生土长的港背村村民,从小喜欢观察动植物。“从小,我就喜欢山里的花花草草,看一朵花怎么开,一个果子怎么结,那种满足感,啥也比不了!”年近六旬,谈起山里的生灵,包训详的眼神依旧如少年般明亮。1994年,怀揣着这份对大自然的热爱,包训祥正式成为一名专职护林员,从此与这片青山绿水结下了不解之缘。2017年,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璪都保护管理站成立后,他又主动申请担任护林员,负责护林防火和动植物资源监测工作。
巡山护林的路途充满艰辛。山涧低洼处留下包训祥湿漉漉的脚印,密林深处的荆棘常常划破他的衣衫,这些都见证着他守护山林的坚定承诺。31年来,磨破了无数双鞋子,但他的步履更加坚定。这份坚守早已超越了职业本身,升华为守护好家乡绿水青山的庄严承诺。
扎根大山:守住97.82%森林覆盖率
31年的巡护工作中,包训祥始终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每当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他都会拍照记录并向专家请教。这些年来,他保持着写巡山日志的习惯,笔记本上已密密麻麻记录了1600多种动植物,已经成为一部珍贵的“山林百科全书”。守护绿水青山,意味着要敢于“亮剑”。“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棵树,都不能被破坏!”这是包训详的“铁律”。面对盗挖沙土、电鱼、滥伐等行为,他和护林队员们从不退缩。他们走村入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宣传环保理念,让越来越多的村民从“不理解”转变为“守护者”。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7.82%。这片生机盎然的绿洲,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入“全球200个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清单”。
守护,还在于对生命的敬畏。每当有野生动物需要救助,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有一次,璪都保护管理站救助了4只幼年斑头鸺鹠,包训祥每天精心准备虫子和瘦肉喂养它们,直到这些幼鸟能够重返蓝天。担任护林员以来,他救助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包括数十只领角鹗、白鹇、斑头鸺鹠,以及32条娃娃鱼。他发现的珍稀植物野生大黄花虾脊兰,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样本。
薪火相传:会讲故事的“树爷爷”
包训祥深知,守护青山绿水不能仅靠一己之力,更不能成为孤独的守望。他将对大自然的热爱转化为科普的种子,通过制作精美的动植物图片和短视频,在抖音等平台分享九岭山的生态奥秘,让更多人了解这片神奇的土地。2022年2月,包训祥受聘成为村尚旅游公司的生态研学导师。在80多堂生动的生态课上,他带领孩子们走进森林深处,讲述山林里的动人故事。他常常回忆起那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夏天,以及他与这片山林许下的承诺。“希望你们将来也能接好这个班,守护好我们的青山绿水!”这是他最常对孩子们说的话。
在包训祥的感召下,港背村200多名村民自发组建了生态保护志愿队。如今,港背村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旅游业蓬勃发展。但对包训祥而言,比起物质生活的改善,他更珍视自然资源带来的精神满足。他最大的心愿是通过自然教育将生态理念代代相传,让更多人成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者。
31年光阴荏苒,青丝已成白发。从独自巡山的护林员,到引领大众的环保先锋,包训祥这位九岭山的“生态卫士”,早已与这片苍翠的山林融为一体,成为绿水青山最动人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