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身边好人 > 吴海霞

吴海霞

「吴忠市盐池县花马池镇芨芨沟村村民」

吴海霞

  吴海霞,女,1979年1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花马池镇芨芨沟村村民。

  丈夫去世后,她以单薄之躯挑起三个家庭的重担,十七年如一日侍奉婆婆、肢体残疾的大姑姐和继婆婆,用真心与坚守诠释着超越血缘的孝与爱。曾获宁夏好人等荣誉。

  不离不弃 以心承孝

  2008年,丈夫牛占虎意外离世,灵堂前吴海霞紧握婆婆饶文兰的手说:“妈,占虎走了,我就是您的亲女儿,会一辈子孝敬您。”这句承诺,成了她此后十七年的行动坐标。

  婆婆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吴海霞在床头柜上为老人分门别类摆放着降压药、降糖药和速效救心丸,药盒上用红笔标注着具体服用时间,清晰明了。老人半夜稍有咳嗽,她就立刻起身温好蜂蜜水送到床边;阴雨天婆婆关节疼,她就提前烧热盐袋,轻轻敷在老人膝头按摩缓解。2015年,婆婆突发脑梗住院,吴海霞连续十八天守在病床前,喂饭、擦身、换洗衣物,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同病房的病友见了都说:“亲闺女也未必能做到这样。”婆婆拉着她的手抹泪:“没有海霞,我哪能活到现在。”

  大姑姐因患类风湿关节炎导致肢体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吴海霞主动把她接回家照顾,村里人起初都不理解,觉得她“自找苦吃”。

  从此之后,她每天黎明就起床,先帮大姑姐按摩僵硬的双腿,再小心地把她抱到轮椅上推去晒太阳;吃饭时一口口喂,睡前帮着擦洗翻身。就这样坚持了三年,连医生都曾断言“再也站不起来”的大姑姐,竟能扶着墙慢慢迈步了。亲戚们见了,感慨道:“海霞对大姑姐,比亲姐妹还亲。”

  大爱无疆 以善筑家

  后来吴海霞与禹文珠组建新家庭,她提出的唯一要求是:“得带上我婆婆和大姑姐,一个都不能少。”

  新婚第三天,她又把患骨髓癌的继婆婆接到家里。从此,这个四世同堂的家里,每天都能看到吴海霞忙碌的身影:蹲在地上给三位老人洗脚时,总要反复调试水温,婆婆怕烫,大姑姐怕凉,继婆婆因化疗双脚格外敏感;继婆婆化疗后呕吐不止,她就整夜守在床边,端着盆轻声安抚,有时还哼起盐池小调帮老人转移注意力。继婆婆临终前拉着她的手说:“闺女,委屈你了。”吴海霞握着老人的手,泪水悄悄落在床单上。

  勤劳持家 以情暖邻

  为了支撑这个特殊的家,吴海霞一刻也闲不住。每天凌晨四点,她就到牧场喂牛羊;七点赶回家给老人们熬药、做早饭,灶上的粥总温着,怕老人饿了随时能吃;晌午顶着日头去查看三百亩牧草,心里还惦记着给大姑姐买止痛贴。

  2013年,她办起家庭农场,如今年收入超20万元,可自己脚上的胶鞋补了三次,鞋帮磨破了就用布缝上,笑着说:“还能穿。”

  日子好起来后,吴海霞常帮衬乡邻。村民牛大哥家妻子重病,她连夜送去两万元;孤寡老人王奶奶家屋顶漏雨,她和丈夫义务帮忙翻修。村头的“孝善文化墙”上,贴着她搀扶三位老人看晚霞的照片,旁边题着村民们凑的话:“孝字千斤重,霞光万丈长。”

  十七年光阴荏苒,吴海霞的头发添了不少白丝,可腰杆一直挺得笔直。看着庭院里三位老人安详地晒着太阳,接过大姑姐颤巍巍递来的手工鞋垫,她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她用最朴素的行动证明,亲情从不限于血缘,真心相待的守护,能在平凡日子里种出最动人的花。

【吴海霞】同名的人物

吴姓名人

身边好人

同年(1979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