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梅,女,1967年11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图书馆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浦城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周冬梅投身剪纸艺术领域已有四十多年,她把自己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非遗的保护传承以及创新发展工作当中。她带领团队成功打造了“剪花嫂”等品牌,还开发出一系列深受市场欢迎的非遗文创衍生产品。在技艺方面,她对剪纸传统手工技法加以改良,首创使用眼科手术剪进行剪纸创作,使得剪纸的图案花纹更加细腻精美,这一创新也助力浦城剪纸非遗技艺走向国际,走出国门。此外,她还热心公益事业,长期坚持免费带徒授艺,在她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团队获评福建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周冬梅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福建省乡村工匠名师等荣誉。
默默坚守的“守艺人”
周冬梅的外婆是一位老剪纸艺人,受外婆影响,她从小就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0岁那年,她便开始跟着外婆和一些民间老艺人学习剪纸,从最基础的双喜字剪起,逐渐尝试剪一朵花、一只动物等越来越复杂的花样。她曾向外婆承诺,一定会把这门剪纸手艺好好传承下去。
参加工作后,周冬梅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守护”剪纸技艺的初心。她参与了浦城县的剪纸普查和资料整理工作,跑遍了全县200多个乡村,拜访当地的“剪花嫂(婆)”,为浦城建立了第一批剪纸老艺人档案。她还对传统流传的纹样和原始创作素材进行了全面整理和研究,恢复了近千种传统剪纸花样的使用,为浦城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以及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
周冬梅不仅专注于传统技艺的传承,还积极开拓剪纸艺术的创新之路。她带领团队打造了“剪花嫂”“剪艺”等品牌,开发出一系列深受市场欢迎的非遗文创衍生产品。从丝巾、背包到瓷器、水杯,浦城剪纸以崭新的形象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她还积极探索剪纸技艺与企业文化设计、民宿文化植入、产品包装等领域的跨界融合。
独具匠心的“手艺人”
四十多年来,周冬梅始终如一地醉心于剪纸创作。她对剪纸传统手工技法加以改良,创新性地首创使用眼科手术剪进行创作,使得剪纸图案的花纹更加细腻。在传承浦城民间剪纸传统手工技法的基础上,她灵活运用剪、雕等多种技法。多年来,周冬梅成果丰硕,拥有个人剪纸专利300余项,还出版发行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个人专著。
周冬梅的剪纸技艺独具特色,既保留了浦城民间剪纸中北方风格粗犷大气、淳厚拙朴的特点,又兼具南方风格纤巧细腻、纯净秀丽的韵味,剪刻技法细腻精巧、疏密得当、线条流畅自然。在作品构图方面,她擅长运用传统的民间元素,大量采用浦城剪纸的传统纹样来表现主题。
在周冬梅的不懈努力下,浦城剪纸非遗技艺走出国门,绽放光彩。2025年5月,她跟随福建省政府访问团前往德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参加了“清新福建文旅推介会”“闽茶海丝行”等活动。在德国期间,她创作了融合福建土楼、乌塔等福文化元素以及法兰克福大教堂、罗马广场、正义女神等德国当地元素的剪纸作品,让浦城剪纸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殚心公益的“传艺人”
多年来,周冬梅一直积极投身公益活动。她长期坚持免费带徒授艺,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妇女少儿剪纸公益培训班,足迹遍布全省。2023年,她带领的剪花嫂志愿服务团队表现出色,获评2023年度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最美”先进典型中的“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不仅如此,周冬梅还成立了剪花嫂巾帼宣讲队,以“理论+非遗”这种新颖的形式开展党的政策宣讲活动,累计宣讲达300余次。她带领“剪花嫂”们积极参加各级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大型公益性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参与上百次,受众人数超过3万。
周冬梅每年都会为妇女少儿、剪纸爱好者、服刑人员、困难户等群体开设60余场剪纸公益培训班,截至目前,累计培训学员26000余人,成功培养了3000多名民间剪纸艺人,其中57人已成长为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或工艺美术大师。
“作为非遗传承人,我也深知非遗传承任重道远。”周冬梅说,接下来,她和团队将继续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用手中的红纸与剪刀赋予古老技艺新的生命力,“剪”出新时代的中外友好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