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裙竹荪是珍贵的食用菌之一。在长宁县,有一位老人黄文培40余年来坚持推广长裙竹荪人工栽培技术,带动当地6万余户村民脱贫致富。如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她虽然已经86岁了,但还是坚守在生产科研一线,培育竹荪新品种,希望实现长宁“一年四季都产竹荪”的奋斗目标。2018年7月,黄文培被评为“四川好人”,同年9月,被评为“中国好人”。
86岁的黄文培经常在大棚中观察长裙竹荪长势。(资料图)
钻研14年 她探索出人工竹荪栽培方法
1972年尼克松访华,长宁县接到北京的电话,要两斤竹荪款待尼克松。一时,长宁竹荪名声大振,形成了“竹荪与黄金等价”的局面。
那时,黄文培从四川省林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在长宁县万岭楠竹经营所工作已经20年了。这个消息让她萌生了人工种植竹荪的想法。
“没有经费,没有经验,没有专业技术,要人工驯化培育和种植竹荪,谈何容易!”回忆起最初与竹荪打交道的日子,黄文培感慨万千,她说,当年受技术装备的限制,她带领团队踏遍了竹海,才有幸找到几株野生的竹荪,并成功提取到菌种。有了菌种,“土办法”“洋主意”齐上,经历了菌种生长能力不强、菌种因消毒不严而死去等种种挫折,黄文培并没有灰心。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头再来。
1986年,经历了14年时间,进行了无数次野生竹荪菌种分离试验后,黄文培率团队成功从野生竹荪中提取菌种并试制成功。也是在那一年,第一株人工培育的长裙竹荪问世,并一举囊括亚太国际博览会银奖、巴蜀食品节金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等国内外大奖。
长裙竹荪产业带动周边群众致富。(资料图)
惠泽乡亲 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1995年,黄文培退休了,可她仍然奔波在县内外推广竹海长裙竹荪的种植技术,研究竹荪的烘烤技术,并向泸州、重庆、湖南、广东、云南、贵州等省内外地区推广该技术,免费赠送菌种给龙头、桃坪、竹海等地贫困户种植,让6万多名村民脱贫致富。
进入耄耋之年的黄文培,身患高血压等疾病,但每日仍坚持奔波于竹海景区和敬老院两地,开展竹荪栽种试验,培育竹荪新品种,将竹荪和竹林变成了长宁美丽乡村的亮丽风景线。
目前,竹海长裙竹荪栽培技术已经推广到全国10多个省,100多个县。2018年,黄文培又研究出一批竹荪新品种,目前正在选育、驯化之中。
“我喜欢我的事业,兑现了自己60年前的承诺——与竹林为伴,为百姓造福,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黄文培说。(记者 曾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