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帮英,1972年9月生,贵州省安顺市宁谷镇募役镇桐上村村委副主任。
每天朝阳刚染红天际,卢帮英就早早起床忙碌着,打扫庭院、喂养牲口,20年如一日地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因工伤事故瘫痪在床的丈夫,每天做好早饭,再赶到村委,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临近中午,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她又急匆匆地往家赶,做午饭、喂猪,为丈夫进行日常护理,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她的丈夫从未生过褥疮。除了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卢帮英还带领30来户村民集资投劳,引泉水到户;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修建了花山便桥,帮助村里的残疾人解决就业,以实际行动带动着周边的群众向上向善。
用爱书写不屈人生
1996年,卢帮英满怀对生活的憧憬,与心爱的人步入了婚姻殿堂,一双儿女的到来让这个家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再加上慈祥的老母亲,一家五口其乐融融。
然而,命运往往充满了未知和变数。2005年4月,一场可怕的工伤事故无情地降临,卢帮英的丈夫不幸受伤导致一级伤残,长期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面对这巨大的变故,卢帮英没有逃避,而是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从那时起,她的生活就围绕着照顾瘫痪的丈夫、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女展开。
她在每天出门工作之前,都会细心地为丈夫准备好一切;工作结束后,她又会匆忙赶回家,帮助丈夫翻身、擦身体。她定期为丈夫洗澡、更换床单被套,20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她的丈夫从未生过褥疮。
2023年,因为工作需要,卢帮英不得不暂时离开丈夫外出;然而,就是这一次的离开,丈夫意外摔倒住院。这件事让卢帮英陷入深深的自责,从那以后,她更加坚定了无论如何都要陪伴在丈夫身边的决心。2024年6月,卢帮英需要住院做手术,但她始终放不下家中无人照顾的丈夫。手术后,她不顾尚未完全恢复的身体,坚决要求提前出院,只为了能回到丈夫身边。卢帮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以榜样之力引领子女前行
家庭的变故虽然给卢帮英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她从未因此而忽视对子女的教育。
儿子成功考上了大学,然而,面对家庭的困境,懂事的儿子为了减轻负担,毅然选择早早踏入社会。女儿深受母亲和哥哥的影响,明白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改变家庭的现状。她在大学期间勤奋刻苦,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在卢帮英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孩子都展现出了坚韧、懂事和对家庭的深厚责任感,他们努力前行,用各自的方式为家庭的未来拼搏着。
践行责任与担当的典范
卢帮英的伟大并不仅表现在对家庭的奉献,她还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村干部,在工作中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和高尚的品质。
为了解决村民饮水困难,卢帮英带领30来户村民集资投劳,引泉水到户;带领群众投工投劳,修建了花山便桥,极大地方便村民的出行和劳作;积极帮助村民们申报危房改造,让他们有了一个温暖、安全的家。当桐上村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灾时,卢帮英不顾个人安危,冒着风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灾情,迅速组织群众抢险。在她的带领下,村民们齐心协力,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
卢帮英,以柔肩担起家庭与社会责任的双重重任,从“贴心好大姐”到贵州省“孝老爱亲模范”,她用行动书写了新时代基层工作者的奉献篇章,其事迹被地方各级媒体广泛报道,成为基层治理与家庭美德的鲜活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