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杰,女,汉族,31岁,出生于1989年9月,中国共产党员。于2017年3月到宜宾市长宁县竹海镇相岭社区工作任相岭社区文书一职,后辞去社区职务,于2019年6月成立长宁县竹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任理事长。
她是社区群防群控的动员者,组织辖区居民、竹海社工共同开展防疫工作;她是社区居民安全的守护人,不分白天黑夜“巡街串巷扫楼”筑牢家门口的防线;她是穿梭忙碌的“马甲侠”,营造社区温暖,让空荡的社区里充满暖意;她是留守儿童的“童心妈妈”,关爱、关心留守儿童,用爱给留守儿童建造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湾……
彭杰同志在相岭社区工作的3年中,爱岗敬业,心系群众,始终怀着对党、对人民无比热爱的赤诚之心,尽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并且热心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秉承“助人自助”的奉献宗旨,参加多次志愿者活动,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念于2019年6月成立长宁县竹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机构服务人民,回报社会。
帮助自闭症孩子回归社会参与活动灾难面前“勇挺身”
2019年6月17日,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发生6.0级地震,彭杰同志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相岭社区居民们的安危,立即联系社区居民通了电话得知大家平安后,彭杰紧接着联系组长立马开展房屋摸排受损情况,立即上报。
6月18日一早,彭杰便和社区同事开始对相岭社区进行房屋损坏调查和灾民受灾情况摸排。中午时分,她接到一位住在双河镇凤凰村的朋友的求助电话,朋友告诉她,灾区食物和水等物资严重供应不足,希望寻求帮助。得知此事后,彭杰立马筹集救灾物资,同时去县民政局办理救灾车辆通行证,组织志愿者,一切准备就绪后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凤凰村。彭杰将所筹物资挨个分发到灾民手中,并帮忙把帐篷组建起来。事后,她回忆道:“虽然当时我们送去的物资不多,但却是地震后凤凰村收到的第一批救灾物资,当地群众因此很感谢我们,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忙完救灾物资的事,彭杰又主动联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老师们一起为灾区群众和儿童开展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地震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心理阴影,并在笔架广场协助县团委开展“青青儿童乐园”工作,短短时间,彭杰深受孩子喜爱,和灾区的孩子们打成了一片。
中国科学心理研究所的王蔺老师感叹道:“彭杰同志在震后第一时间就参与到灾后援助工作中,在援助过程中凭借自身竹海社工机构的力量,组织多支志愿队伍有序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她小小的身躯蕴含着大大的能量,不畏辛苦,不断提升自己开展公益服务的各种专业技能,实在是让人佩服。
打造灾区儿童服务站“童乐园”
6.17地震后,彭杰同志始终牵挂着灾区儿童。为安抚灾区留守儿童因地震受伤的心灵,帮助他们平稳度过震后创伤,同时协助村民更好的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她积极链接外部资源多方对接,最终与河北进德公益基金会共同创办灾后儿童服务站,在河北进德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于2019年8月1日开办了双河镇“童乐园”举行了开园仪式。彭杰同志用爱和努力,为灾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安全温暖的儿童服务站点。
“童乐园”开展半年时间,为孩子们提供了灾后心理安全教育,掌握了安全自护知识,促进了儿童智力、认知正向品格的发展。每周三至周五的下午四点半课堂,彭杰带领竹海社工一一为他们辅导作业。周末则为孩子们开展主题活动,活动包括:亲子互动、安全自护教育、心理知识教育、爱国主题教育、财智过人培养、艺趣探秘、正向品格、魅力语言等八大类,寓教于乐,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彭杰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家长们也十分感激,觉得彭杰“真的是帮了大忙”。
危难时刻“总动员”
大年初三,彭杰同志接到了“两海”示范区竹海镇政府的疫情防控紧急通知,她已经在社区工作了整整三年,走遍了社区里的每一个角落,熟悉了人员流动规律,对每家每户可谓是“了如指掌”。
疫情袭来,彭杰深深地知道“春节期间返乡群众增多,人员更加密集,必须立即行动,防止疫情蔓延”。大年初三一大早,彭杰就主动返回工作岗位,及时召集辖区居民骨干和竹海社工,组建了一支27人的防疫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顶着疫情的危险,彭杰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是党员干部,必须要抗住压力,迎难而上”。在这样的自我勉励下,彭杰同志和防疫志愿队伍,一步一个脚印,游走在相岭社区每一条街道,将防控宣传落实到每条街道、每家每户。
地震灾区组织“儿童青青乐园”主动作为“强宣传”
疫情发展初期,部分群众麻痹大意、心存侥幸,对彭杰同志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她带领竹海社工逐一入户宣传时,有的居民明明在家却不开门,有的刚敲开门,却“砰”的一声关上了,不知道吃了多少回“闭门羹”。但是她不气馁、不放弃,仍然坚持一栋一栋走,一户一户敲,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
随着次数的增加,居民的态度也慢慢有了变化,开门的次数多了,开门的时间短了,社区群众由最初的不理解,慢慢变成了支持、配合、鼓励、赞扬,群众亲切地称彭杰同志为“厚脸皮”。
就这样,彭杰带领竹海社工逐一入户排查,并将《新型冠状肺炎预防手册》派发到每家每户,并组织流动宣传车、流动音响全天候循环播放防疫知识、带领竹海社工拍摄阻击疫情抖音短视频、在微信公众号推送防疫知识,提醒广大群众作好自身防护。在打赢疫情防控这场阻击战中,贡献了一份坚定力量。
组建竹海社工宣传队,宣传防疫知识关爱儿童“暖人心”
为更好地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彭杰同志作为“童心港湾”相岭社区儿童服务站的童心妈妈,肩负着陪伴与爱护儿童服务站留守儿童的使命。
防疫期间,彭杰始终牵挂着儿童服务站的孩子们。相岭社区儿童服务站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开展活动,彭杰就坚持每天组织开展“线上居家活动”,引导家长同孩子一起学习绘画、做手工、朗诵古诗、录制加油视频,丰富孩子们的“超长寒假生活”。在开展居家活动时,彭杰还组织孩子们和家长在家录制“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视频、把想对抗击在一线防疫工作者们说的话,都画在了画里。并开展一期“我向往的疫后生活”多姿多彩的表现出了孩子们对“童心港湾”的思念。
为帮助儿童服务站的孩子及家长们做好自我防控,彭杰带领竹海社工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逐一进行了上门走访,及时关注了孩子们的身体及学习状况,并送去了免洗手液、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
强化服务“为人民”
疫情期间,防疫物资缺乏,彭杰同志十分担忧抗击在一线的疫情防控工作者们。她带领竹海社工多方筹集消毒免洗手液700多瓶、消毒湿纸巾900包,免费送给一线防疫人员。
相岭社区小区封闭管理后,彭杰主动当起了“跑腿员”。为居民代购生活物资,并主动为居家隔离人员送去酒精和口罩…在群众眼里,她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十分忙碌,一刻也不舍得停歇。寂静的社区充满了阵阵暖意。
“人活着,不能光为了自己,做件好事心里总是踏实的。况且我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不值得一提。”彭杰在跟竹海社工闲聊时说道。社工是一份劳心劳神的职业,并且常常不被人理解和尊重。时常有人调侃“一分钱挣不到,你图个什么啊?”彭杰一脸笑容的答道“没什么,就图个心里舒坦。”
彭杰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自己成立社工机构最初的理念就是“助人自助”,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帮助。在彭杰同志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的带领下,竹海社工热衷助人,服务人民,也因此让更多的人认可她并且认识到长宁县竹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在双河镇笔架村妇女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开展防性侵知识教育顶着每天连轴转的工作压力,彭杰同志却从不抱怨。她认为人生在世,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多做一点就再多一点,再多一点…抱着这种“社区在我心中,我在群众心中”的坚定信念,彭杰一直在用真情把服务暖到每位居民的心坎里。“献爱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也让彭杰带领着竹海社工在助人自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无论风雨,彭杰同志永远保持一颗热忱服务的心,毅然选择坚守、选择逆行。
好人寄语:在困境中的人,悲哀的人,拥有一朵花,感觉就像拥有了整个春天。我们只要为他们献出一片暖暖的关爱,那么,我们就会为他们营造一个幸福的天堂。助人为乐是一种品格;助人为乐是一种善举;助人为乐是一种修养;助人为乐乃快乐之本。
道德点评: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一位最普通的社区干部却被的彭杰演绎出不普通的道路,持续以平凡善举传播美,善行无疆。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用一颗滚烫的心,热情的手,雪中送炭,善行善举如和煦春风温暖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心,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大爱无疆的内涵助人之心永远“年轻”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