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爱民,女,1970年11月生,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镇好女塔村村民。2018年,唐爱民80多岁的婆婆因病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2021年,公公又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行动不便,需要照料。她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每天为公婆准备三餐、为婆婆擦身换衣、推公公出门晒太阳,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诠释着孝和爱的传统美德。街坊邻居提起唐爱民,都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孝顺媳妇。
挑起家庭重担
1991年,21岁的唐爱民经人介绍,与好女塔村青年夏卫东喜结连理。当时的农村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嫁入夏家以后,唐爱民一直和公婆生活在一起。尽管这个大家庭经济条件不算好,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两个儿子的相继出生更给这个家增添了许多快乐。
婚后,夏卫东外出工作,还要打理地里的农活,家里的事情全靠唐爱民一人承担。洗衣服、拆棉被、扫屋子、做饭菜,带孩子……唐爱民无怨无悔、不辞辛苦地照顾着公婆,就像照顾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无论多忙多累,她做的每顿饭总是依着公婆的口味和喜好做,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句累。
精心照顾公婆
2018年,唐爱民80多岁的婆婆因脑梗住院,虽然手术成功,但落下了半身不遂,行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理。为了让婆婆睡得舒坦些,唐爱民经常给老人拆洗晾晒被褥。唐爱民每天都为老人洗头、擦身、翻身、按摩……每当为婆婆做完这一系列的护理,她都累得满头大汗。婆婆经常小便失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尿湿了衣裤,弄脏了被褥、床单,多的时候一天要换五六条裤子,唐爱民总是耐心地擦洗、清理,没有丝毫的抱怨。
天有不测风云,2021年,平静的生活再次被打破,唐爱民的公公又确诊阿尔茨海默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这以后,唐爱民每天要照料年迈的公婆,还要给丈夫和两个儿子准备一日三餐,忙得不可开交。公公和婆婆的牙口都不是很好,唐爱民每顿饭都给二老做容易消化的饭菜。为了保证老人的营养和粗纤维摄入,即使是一碗白米粥、挂面汤,也要搭配上肉、蛋和蔬菜。
儿子传承孝道
如今,在唐爱民的精心照顾下,公公婆婆的病情逐渐稳定,精神状态也大有起色。每当亲戚邻里来看望两位老人时,婆婆逢人必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老两口病了这么多年了,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好儿媳妇,为我们端屎端尿、喂饭喂药,真比亲闺女还要亲。”面对老人的夸赞,唐爱民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她说:“谁都有老的时候,为人子女,孝敬老人是应该的,公婆晚年平安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孩子们很孝顺,让我很欣慰。我希望通过自己孝敬老人的实际行动去教育、感染下一代,让孝老爱亲的家风代代相传。”说到懂事的儿子,唐爱民的脸上写满了幸福。
“唐爱民不仅是夏家的好媳妇,更是村里的好媳妇,她给全村村民带了个好头,是孝老爱亲的模范榜样。”好女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海龙说。她那种不计得失的博大胸怀和仁厚的挚爱是常人所难做到的,是全体村民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