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道德模范 > 武长安

武长安

「焦作市温县黄庄镇买庄村村民」

  武长安,男,1960年5月生,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黄庄镇买庄村村民。

  2007年,武长安的妻子突发急性脊髓炎瘫痪在床。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饭、喂饭、洗衣服、端屎端尿、送孩子上学,成为他生活的常态。他从未放弃对妻子的治疗,带着妻子四处奔走寻医,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日子过得非常艰苦,可他待妻如初,18年不离不弃。武长安曾获“河南好人”等荣誉。

  变故突至 扛起如山重担

  2007年,武长安的妻子在田间劳作时突发急性脊髓炎。虽然经过抢救保住了生命,却从此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望着病床上动弹不得的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武长安这个坚韧的庄稼汉生平第一次被逼到院墙根下,愁红了双眼。然而,天未破晓,他便揣着从乡亲们那里东拼西凑来的救命钱,踏上了为妻子寻医问诊之路。

  武长安的生活重心从此只剩下一个:悉心照料瘫痪的妻子。喂饭,成了他练就的第一门“手艺”:左手稳稳托住妻子的后颈,右手舀起半勺温热的米粥,须得像喂哺雏鸟般轻柔缓慢,才能让妻子顺利咽下一餐。为了守护妻子的尊严与舒适,他给自己定下铁律:每两小时为妻子翻身一次,每四小时擦身一遍,即使是盛夏酷暑,汗水浸透他的衣衫,这份坚持也从未间断。18年光阴流转,妻子身上未生过一块褥疮,这背后是武长安无数个日夜的精准守护。

  驱散阴霾 点亮生活微光

  身体的照料已属不易,心灵的抚慰更需耐心。病魔初袭时,妻子情绪极不稳定,常对武长安无端发火。他深知,这是妻子对命运的愤怒与对病痛的无助。为了驱散阴霾,他特意买来收音机,让妻子最爱的豫剧《朝阳沟》常年萦绕小屋。他更不放弃一丝康复的希望,精心制订训练计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妻子按摩、活动肢体。岁月不负深情,妻子的状况已有好转,虽仍无法行走,却已能离开床榻,坐上轮椅。看着妻子能稍稍离开床榻,武长安布满皱纹的脸上,终于绽开了满足的笑容。

  每逢农忙时节,武长安便成了不知疲倦的陀螺。天未亮透,他在备好妻子的餐食后,匆匆奔向田间;正午烈日当空,他要赶回家照顾妻子,做饭、擦洗,分秒不敢耽搁;夜深人静,待妻子睡熟,他还要收拾家务,预备次日所需。这周而复始的重担,他一扛便是十几个春秋。

  在儿女心中,父亲是沉默的山,无声地为他们撑起一片天。儿子考上大学那年,武长安默默卖掉仓里最后一车粮食,将带着体温的学费塞进儿子手中。女儿在城里打拼,他总不忘捎去自家地里最新鲜的青菜。儿女的孝顺也成了他最大的慰藉。他们生活节俭,省下的钱都用来贴补家用。无数个寂静的深夜,武长安会在灯下为小孙儿们扎出栩栩如生的风筝。孙女曾好奇地问:“爷爷,为啥您什么都会呀?”他笑着用胡茬轻蹭孩子的额头:“因为心里装着你们,手就变巧了。”

  情暖乡邻 朴实大爱赢赞誉

  武长安的肩上扛着整个家,却总能为邻里留出一双温暖的手。邻居老张家水管破裂,他抄起钳子麻利更换;老杨家盖新房,从起地基到房子封顶他有空就去帮忙;村中谁家需要帮手抬重物,也总少不了他的身影。

  人们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道理虽简单,真正做到像武长安这样的却并不容易。他的事迹不仅赢得了全村人的赞誉,也感动了四里八乡。每当面对外界的赞誉,武长安总是平静地回应:“夫妻之间,这都是本分,应该的。”这朴实的话语,胜过千言万语,道尽了他18年如一日的坚守与深情。

武长安相关资讯: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 【武长安】同名的人物

    武姓名人

    道德模范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