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春,镇江市润州区紫阳口腔诊所所长。是安徽天长籍人,十多年前,他来到镇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大市口广场看到镇江市红十字会在举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血样采集活动,就填了张表格,抽血留下了骨髓样本,成为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 2011年7月的一天,他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市红十字会打来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根据他的相关血液记录,他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红十字会问他是否愿意捐赠造血干细胞。 接到这个电话,他十分意外,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还能配型成功。他当时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太解,但他听说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能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时,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过了不久,他接受了针对性的高精度配型,进一步确认了骨髓和对方患者的匹配。可在全面体检中,他身体上的一项指标却出了点小问题,第一次体检发现,他的肝功能里面胆红素有点高,医生说可能是喝酒的原因。为了帮助这个配型成功的白血病患者,他决定暂时戒掉喝酒的习惯。要捐就要捐最好的。抱着这种想法,他开始进行体育锻炼。通过锻炼,最终的检测报告出来,显示“身体状况良好,适宜捐献造血干细胞”。得知结果,他非常开心,想不到竟然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救一个人。
2011年9月,一切检查就绪,他开始在家待命。在等待过程中,另一位在他后面参加体检的志愿者都去捐献了,他还迟迟没消息。他有点着急了,多次联系了市红十字会,可得到的回复都是耐心等待。 这时,他的心里犯疑了,会不会是对方患者那边出什么状况了?他在填表时,曾看到对方患者的名字,在好奇心驱使下,他在网上进行搜索,没想到,还真找到了。和他成功配型的是一位山西临汾八中的女教师,叫许香香,今年刚28岁,是2011年5月份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白血病的。从网上的信息看,许香香所在学校发动了捐款,并且还留下了联系方式。根据这些信息,他以一个普通热心人的名义分别联系了患者的学校和家人,这才了解到,尽管当地也给予了救助,可移植手术资金的缺口还是很大。临汾社会各界先后为许香香募集了30多万元,她的父母为了挽救她的生命,把家里仅有的几间瓦房也卖了,尽管如此,已经所剩无几,没有办法接受手术。听到电话那头许香香母亲焦急和无助地语气,他也感到了心里好像堵了一块石头,久久不能放下。 他先后与镇江市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进行沟通,了解到许香香不符合镇江救助政策。他是镇江安徽商会会员,把情况反映给镇江安徽商会的领导,希望能够利用商会的力量发动大家的爱心捐助。镇江安徽商会知道这一情况后,对他的行为给予了积极支持,准备发动会员对患者进行募捐。镇江安徽商会又把这个情况反映到本市的京江晚报,希望能得到媒体的策应,把事情做得更好。 2011年11月26日,由镇江安徽商会和京江晚报联合主办的“大爱镇江情系临汾”义卖义捐活动在万达广场举行,在活动中,他向镇江市民和社会各界倡议,为了拯救许香香,请伸出友爱之手,献一份爱心,帮助许香香老师战胜病魔吧!在当天的义卖义捐活动中,共筹得善款9万多元。社会的行动不但感动了镇江,也感动了从临汾赶过来的媒体和许香香学校领导。
在此后几天里,安徽商会会员仍在不断捐款,山西老乡会、各中小学等纷纷伸出援手。2011年12月13日,镇江的捐款数字最终在镇江安徽商会会议室进行了汇总,就是最后截止时,仍然得到了不少捐款。最终,捐款总数达近31万元。
有了镇江的捐款,再加上临汾当地的捐款,许香香终于可以接受手术了。2112年1月11日,张晓春在南京江苏省人民医院,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手术。当晚,许香香也成功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
术后,虽然许香香的白细胞等开始正常生长,但是由于她前期患病时费用紧缺,留下了真菌性肺炎的后遣症,光这一项,前后就花了30多万元。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炎仍然没有能有效治愈,许香香的医疗费用再次出现缺口。 为了挽救许香香,2012年4月,张晓春又通过京江晚报向社会再次发出倡议,润州区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团员和学生、社会各界再次为许香香募集了7万多元。许香香又得救了。
他被镇江市文明委授予第四届“大爱之星”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