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丽,女,1983年9月生,铜陵中学历史教师。
2020年9月,钱丽老师积极响应号召,主动申请到新疆皮山县进行为期一年半的援疆支教工作。皮山县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属于干旱荒漠性气候,当地频现沙尘暴天气。钱丽克服高原反应和干燥气候影响,坚持在祖国边陲播撒知识的火种,收获当地师生一致好评。
坚守教育初心,牢记支教使命
“非常荣幸能够成一名援疆教师,我深知援疆支教是一种责任,我已经做好迎接艰苦条件的挑战,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将本着团结服务的原则,发扬奉献精神,扎实做好受援地区安排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是钱丽老师援疆支教前向学校的承诺,更是一位教师对教育初心的坚守。
2020年9月,虽然儿子只有7岁,父母也已年迈,但她依然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满怀热忱,牢记党和政府的重托,载着皖疆人民的期盼,带着自己的梦想,离家别子,远离亲人,义无反顾地来到万里之外的新疆皮山县开展对口教育援疆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现出不平凡的风采。
坚持学习、提高素质。到新疆之前,钱丽老师就积极向学校历史组的老教师们请教,同时还准备了近三年来我的一些教学资料,并到书店购买大量教育教学书籍、材料,潜心研究,认真钻研,深入思考,从理论和实践上做着充分的入疆准备。9月26日抵达皮山县后,尽管在临行前已经做好了吃苦的打算,可是,进入新疆之后,她还是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了。皮山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喀喇昆仑山北麓。这里的风沙和干燥是我没有想到的。办学条件、教学管理比内地也要落后。困难明显比想象中要大的多,在困难面前,钱丽老师没有退缩,而是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她充分利用防控隔离的这段时间,认真学习,研究教材和教法,并且结合新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改自己的教案。除加强业务学习以来,她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会议精神、民族政策,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为统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时处处把讲政治摆在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交流学习、提高自我。在正式进课堂之前,她积极参与听评课。两周的听评课让她了学生有个深刻的了解,她发现虽然他们学习态度也非常认真,但确实存在基础薄弱等问题。上课后,学校给她安排了四个班的历史课。虽然课程较多,但她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做好备课、上课、辅导等环节。半年来,她经常和学生们交流,给他们讲述外面世界的精彩,告诉他们要树立起远大的学习目标;常常请教同组的其他老师,听他们的课,他所教的学生们形成了良好的上课习惯和学习习惯,精神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促进交流,示范引领。钱丽老师深知不仅要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本职工作,还要搞好“传帮带”工作,积极把先进教学理念带到教学中,指导新疆当地教师的成长。我校正在推出了的四环八步教学法,教学效果很好。对于提高学生积极性有很大作用。她也在她的教学的班级中尝试进行四环八步教学法,效果还可以。期末考试中,所带的四个教学班成绩有了较大提高。
钱丽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把学生和教学放在第一位,2018年6月,她在监考后脚崴了一下,导致踝关节骨折,必须要拄拐杖才行。但她怕耽误课程,影响学生学习,依然坚持上课。在援疆过程中,同行的老师问,“你家儿子那么小,你不想吗”?其实,援疆工作是钱丽老师第一次远距离、长时间的离开家乡,每每夜深人静时,她都会思念数千里之外的亲人。“儿是娘的心头肉,我怎么会不惦记,可是援疆支教是责任,是使命,必须要完成”。这正体现了师者大爱,是责任心和使命感让她坚守在受援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