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明,男,1975年5月生,中共党员,中建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陈振明扎根钢结构工程科研一线27年,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深入项目基层解决工程重难点,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助力中国钢结构建造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陈振明曾获“广东好人”等荣誉。
爱岗敬业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在建筑行业智能化转型浪潮中,陈振明敏锐捕捉到钢结构制造领域面临的三大瓶颈——装备自动化低、工艺水平落后、生产管控数字化不足。他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主导研发建筑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打造出集“研发、设计、制造、安装、检测”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推动行业效率提升40%以上。陈振明主导完成天津117大厦、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地标工程,应用创新超大面积钢结构整体提升技术,实现毫米级精度安装,创造了行业新纪录。
为突破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壁垒,陈振明联合高校研发“机器人高效焊接工艺”将焊接效率提升50%,成本降低20%;研发超高层施工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累计孵化科技成果60余项。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号召下,陈振明主持了科威特国民银行、阿尔及利亚大清真寺等海外标志性工程,研发高性能钢材施工工艺,攻克了海外工程材料适应性难题,提升中国建造国际影响力。
攻坚克难 领跑产业升级跨越
陈振明破解过成百上千的技术难题。在超高层建筑领域,他研发了“带伸臂结构巨型环桁架分层施工法”,解决了构件安装精度难控制、焊接变形大等世界性难题。该技术应用于广州金融中心项目,使整体施工周期缩短4个月,节约成本超5000万元。
陈振明始终将标准化建设作为行业进步的基石,他主持编制国家标准1项,参编国家、行业、地方和国际标准20项,团体标准20余项,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尤其在焊接工艺、智能建造领域,陈振明主导的标准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重大工程,显著提升了中国钢结构技术的国际话语权。
无私奉献 培养科技创新团队
陈振明还牵头搭建了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广东省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示范基地、广东省5G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等一系列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应用平台。
作为深圳市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企业科技领军人才,陈振明带领团队勇于创新,培养先进装备制造与智能制造领域研发人员近百名、智能制造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1000余名,完善了建筑钢结构领域智能制造产业人才链。陈振明兼职高校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积极推进与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成功建立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创新平台,极大促进了高校、企业技术力量的蓬勃发展,对中国钢结构领域高端技术人才的孵化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为推动钢结构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