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农林牧渔 > 崔丽枝

崔丽枝

「长治市长子县利来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崔丽枝,女,1967年9月生,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利来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崔丽枝扎根农村,始终勤奋学习、艰苦创业。她勇于探索农业发展的新路径,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在菌菇种植这一小小的领域里,她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崔丽枝曾获全国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山西省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

  勤奋学习 勇探农业新路

  十几年前,大中汉村的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苦。为了改变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年近50岁的崔丽枝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玉米种植,转而发展高附加值的菌菜双棚种植产业。然而,这条转型之路布满了荆棘。当时,她面临着缺乏技术、资金短缺、村民质疑等诸多难题,甚至有人嘲笑她“异想天开”。但这位性格倔强的农村妇女,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毅然踏上了创业之路。

  为了掌握食用菌栽培技术,她三次前往山西农大学习。在大棚园区,她一住就是三个月,从拌料灭菌、接种发菌,到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她都认真学习、反复实践。期间,她硬是啃下了20余本专业书籍,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只要方向对,肯下苦功,我就不信努力会白费。”崔丽枝这样鼓励自己。创业初期,她吃了不少苦头。种菜没有水源,她就靠人力一担一担地挑水;道路不通,她就自己动手修路。在她的精心照料和管理下,菌菜双棚试验最终取得了成功。

  艰苦探索 铺就奋斗底色

  为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崔丽枝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更多村民加入菌菜种植产业。她常说:“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2013年,她顶着巨大压力,向银行贷款203万元,用于带动村民开展大规模的大棚建设。当时,很多村民不理解她的做法,崔丽枝没有着急,而是耐心地挨家挨户沟通,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她向村民承诺,大家可以自产自销,而且她会兜底承担风险。最终,她成功流转了196亩土地,带领村民建成了15座标准化温室大棚。

  崔丽枝首创了“统一制棒、分户管理、集中销售”的产业模式,使菌菜双种的亩产效益提升了300%。在她的统筹规划和集中管理下,大中汉村大多数村民都走上了依靠大棚种植的致富之路。目前,村里已经建成了占地200余亩、拥有70余座菌棚的科技示范园区。这不仅改变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当地2000余名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尤其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履职担当 践行为民情怀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崔丽枝走遍了长治市12个县区的食用菌种植基地,收集整理了200余条农户的诉求和建议,并据此形成了《关于推广食用菌智能化出菇方舱建设的建议》等3份高质量议案。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她提出的《关于推广“地标生境”新质生产力精准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被列为重点督办建议。与此同时,崔丽枝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她引进食用菌制棒厂,为村集体和困难家庭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连续3年,她为36家困难户共108人进行了分红,总额达21万余元。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崔丽枝自信满满地说:“我正在加快推进食用菌智慧方舱项目的建设,计划打造食用菌智能产业与便民项目相结合的模式。以智慧出菇方舱为载体,运用科技手段赋能农业,提升新质生产力,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我也希望能带动更多村民学习食用菌种植相关技术,共同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崔丽枝相关资讯: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 【崔丽枝】同名的人物

    崔姓名人

    农林牧渔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