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燕,女,1977年11月生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专粮社区副主任,专粮社区志愿者,2002年进入社区工作,至今在基层岗位工作20年整。
薛程,男,1975年10月生人,群众,王秋燕同志丈夫,牙科诊所医生,专粮社区志愿者。
荣誉,2020年5月6日牡丹江新闻联播专题报道,2020年6月3日牡丹江日报、晨报专题报道,2020年获得沿江办事处“抗疫先锋”的称号。
5月24日18时,刚下过雨的牡丹江有点阴凉,王秋燕穿上厚外套,戴好口罩出门了。当晚,她将要在社区防控卡点值守到23时。接下来,她的丈夫接替她值守到第二天早上7时。夫妻俩这样并肩战疫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专粮社区有8000多户人口,对于疫情期间主抓居民防疫隔离工作的王秋燕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工作最忙的时候,一天要对20多户居民实施隔离,我们辖区范围从西七条路到西十二条路,有时候2户居民之间的距离步行要半个小时左右,我和同事们跑得很辛苦,我丈夫就开车来回接送我们。王秋燕说,社区基本都是女同志,起早贪黑,干点力气活,确实不方便,丈夫的加入,确实给疫情防控工作注入了力量。
疫情发生以来,社区工作者们持续作战,心理压力大,容易被紧张情绪困扰。王秋燕作为社区副主任不仅要疏导大家的情绪,妥善安排工作,还要在突发情况时挺身而出。
3月初,排查出一名带着婴儿的女士,不符合宾馆隔离条件,需要居家隔离,王秋燕毫不退缩,安抚同事紧张情绪的同时,主动请缨,上门提供服务,采买配送日常生活用品,参与消杀工作。
从大年初三开始,王秋燕和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奋战在社区防疫一线。每次她晚上加班的时候,丈夫都会来到社区办公室门外,等待和陪伴成了家常便饭。有时人手不够,有的疫情防控政策急需张贴告之,他抱着成卷的单子、通知等,和工作人员一起奔走在辖区各个出入口,忙得不亦乐乎,俨然已经成为社区工作者中的一员了。?只要大家都能平平安安,我们就是吃点苦也乐意!王秋燕的丈夫是一名牙医,他虽然无法像其他医生一样奔赴疫情前线,但他同样希望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报名当一名社区志愿者,就是他最直接的选择。搭建防控值守帐篷、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为爱人分担工作让他觉得心里踏实,更为参与这场疫情防控感到自豪。
入户走访辖区800多家,打过1200多通电话,爬过2400多层楼体,值岗400多个小时,连续70天更新人员数据信息……这些数字,记录了王秋燕疫情以来的工作点滴,也彰显了一名社区工作者的辛劳与担当。
“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我能坚持下来的最大支撑就是那些需要帮助的居民。”王秋燕说,在社区工作18个年头了,居民如亲人一般,看到他们都安好,就是她和丈夫最大的欣慰。
这段时间,王秋燕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忙完白天的常规工作,都会和丈夫开车到辖区每一个值岗卡口巡查一遍,不仅是为了保证值岗工作质量,更是为了给值岗人员送温暖,一只口罩,一杯热水,一个热帖,一句暖心的话语,是她能为每一个值岗人员送去的关怀。
如今,在王秋燕的感染下,她的丈夫也想成为一名党员,希望妻子能成为他的入党介绍人,互相鼓励,彼此打气,成为给力的抗疫夫妻。
疫情面前无小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王秋燕和薛程既是夫妻,也是战友,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主动担当、默默付出,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共同谱着抗“疫”佳话。他们相信有爱就有力量,阴霾终会散去,抗“疫”的春天终将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