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人民检察院坚持党建带队建,按照五个同步推进工作思路,始终坚守“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全力锻造“红色、本色、亮色、特色、清色”的“五色”芝检“绿洲”党建品牌。先后获“全国模范检察院”“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被授予为“烟台市基层党建示范单位”“芝罘区五星基层党组织”。荣获全市检察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一等奖。近年来,全国70余家单位到我院参观学习党建工作。
忠诚教育与党建规范化同步推进锻造“红色”芝检“绿洲”
探索建立“三微”主题党日。牢记政治机关的第一属性,探索建立“三微”党建特色主题体系:开通微党课,进行微分享,开启微讲堂,把政治要求贯穿监督办案全过程,不断提高检察干警政治三力。探索建立党建标准化运行体系。围绕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建立党建工作标准化制度,总结汇编5个方面的5+X支部建设工作指南,从制度机制上规范保障党建工作的标准化。不断加强党建工作阵地建设。形成具有检察特色的“一院一厅一家一平台两室三墙三廊三中心九小组”的党建文化“微阵地”,即一个红色庭院,一个党建宣传厅,一个检察官之家,一个“网络+党建”教育传播平台,绿洲文化展室和党员“充电”室,党建主题墙、电子文化墙和宣誓墙,廉政文化长廊、追梦绿洲长廊和法德文化长廊,党员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网上培训中心,读书交流等9个活动小组,党建工作浓厚氛围与每位干警如影随形。
司法为民与权益保护同步推进锻造“本色”芝检“绿洲”
建立组织扩宽覆盖。将基层支部建在部门、办案组,分别建立刑检、民行等四个党支部,下设青少年维权、民事维权等特色党小组,靠党组织建设夯实司法为民与权益保护的基础。完善为民服务机制。树牢“依靠群众、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理念,形成以“五进两服务”为主线,以“双管双责”“检察官进社区”“四位一体分包”“六联六促”和“五下基层”五项活动为载体,以连心、亲民、花蕾、教育、素质、阳光“以小见大”六项工程为主要内容的“156”芝罘检察为民服务机制。丰富为民服务载体。定期组织党员到社区、企业和学校走访帮扶,开展法制宣传和公益服务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建立“四测评一访谈”心理疏导模式、“三室一课堂”未检办案区,启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整合青年志愿服务队专业资源,组建集心理咨询、法律宣讲为一体的党员志愿“微团队”,被表彰为全省未检示范基层院。
担当奉献与典型驱动同步推进锻造“亮色”芝检“绿洲”
建立过硬支部,筑先锋堡垒。开展经常性“创先争优”活动,建立服务窗口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塑模范党员,展典型风采。建立党员先锋突击队,突出青年干警培养,大力推行师徒工程,突出对青年榜样、道德模范等年轻党员的培养和宣传,充分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敢担当作为,创特色亮点。近年来先后有57项创新成果在国家省市级推广,创新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和非公经济保护检察服务中心,全方位满足知识产权保护和非公企业发展需求,全省检察机关非公经济保护标准体系由我院制定。《检察日报》《法制日报》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被表彰为全国文明接待室、全国一级规范化检察室、全国基层民行工作联系点等荣誉。被高检院、省院确定为大数据技术应用基层院试点单位。
公平正义与规范司法同步推进锻造“特色”芝检“绿洲”
坚持检务公开透明化。建立集案件统一受理、案件流程监控、案件质量常态化评查于一体的案件管理体系。近5年共组织“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等活动21次,通过“两微一端”和传统媒体宣传矩阵,发布各类宣传信息7000余条,荣获全国检察宣传先进集体。注重工作机制制度化。整理汇编6项146个司法规范化制度,进一步强化司法公正,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提升检察职能专业化。坚持将先进党员与检察人才融合培养,出台《打造东部沿海地区人才高地实施意见》,制定《检察人才雏鹰、飞鹰、精鹰培养规划》。涌现出全省双百人才2名,全区青年榜样、道德模范9名,20名干警入选全省检察人才库,被授予全省法学院校法治人才培养基地。51人次先后获得全省全国荣誉,以占全市十分之一的检察官查办案件占全市五分之一。
清正廉洁与从严治检同步推进锻造“清色”芝检“绿洲”
加强内部监督。充分利用廉政风险防控系统、廉政事项报告系统和自主研发的司法作风评价系统等特色纪律执行监督体系,通过“1+X”网络监督平台、完善党组成员和中层干部“两本台账”,推行“痕迹化管理”。强化外部监督。自主研发“司法办案评议监督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自动发送评议短信,对办案人员司法行为进行评议,评议结果计入司法档案。重视家庭监督。探索开展以“温馨、助廉、幸福”为主题的“四书一评一展示”家庭督廉活动,通过发放“倡议书”倡廉,签订“承诺书”诺廉,发放“反馈书”问廉,阅读“廉政书”思廉,组织“廉内助”评选,进行家庭“廉政格言”展示等活动,筑牢干警家庭廉政“防火墙”,形成全方位监督制约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