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道德模范 > 白成琴

白成琴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服务中心主任」

  白成琴,女,土族,1977年4月生,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服务中心主任。九年寒来暑往,她精心照顾高位截瘫的丈夫以及年迈的婆婆和年幼的孩子,用柔弱的双肩撑起家庭的重担。

  一场疾病 打破生活的宁静

  2016年8月,一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突袭,将白成琴的生活劈成两半。丈夫从西宁辗转北京求医,经过干细胞移植后,却因神经排异导致高位截瘫。“医生说出‘高位截瘫’时,我感觉天塌了。”回忆起那一刻,她眼眶微红,却握紧了拳头——上有年迈的婆婆,下有懵懂的儿子,病床上的丈夫更需要她,“我不能倒”,白成琴坚强地承担起生活中的所有变故。

  此后一年,300多个日夜,十几次病危通知书像冰冷的雪片落下,她却把鬓角熬白的头发悄悄藏进帽檐,始终笑着对丈夫说:“咱们慢慢养,家在呢。”2017年深秋,丈夫坐着轮椅回到家,曾经挺拔的身影蜷缩着,眼神空洞。白成琴轻轻握住他枯瘦的手说:“只要我在,家就不会散。”这一诺,便是九年如一日的坚守。

  悉心护理 九年如一日照顾丈夫

  每天凌晨五点,闹钟准时响起。翻身、叩背、喂水、擦洗,这套护理流程她重复了两千余次,每个动作都带着医者的专业与妻子的温柔。为防褥疮,她对着医学图谱自学按摩手法,每日三次给丈夫擦拭身体;为防尿路感染,她严格按规范每15天更换导尿管,累计操作超200次,从未出过差错,“都是一家人,没啥不好意思的”。

  2018年一次加班晚归,她发现丈夫因久坐生了尾骨压疮。那半年,她夜夜守在床边,每两小时定闹钟帮丈夫翻身,白天则申请调至更灵活的科室,午休时飞奔回家做康复按摩。如今,高位截瘫九年的丈夫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邻床护工总感叹:“从没见过护理得这么好的病人。”

  自嫁入婆家,白成琴便与婆婆和睦相处。丈夫卧床后,家庭重担全压在她肩上,她却把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清晨第一个起床,根据婆婆和丈夫的身体状况准备早餐:熬得软糯的米粥、搭配松软的馒头和爽口小菜,伺候家人用餐后,便打扫房间、清洗衣物,让家里始终干干净净。在子女教育上,她更注重言传身教。儿子在她的影响下,不仅学业优异,更懂事孝顺,“做人先修德,做事先担当”,这是她常对儿子说的话,也是她用行动书写的家训。

  传递温暖 以微光照亮人间长夜

  即便身陷生活的重压,白成琴仍选择将温暖传递给更多人。她经常给社区残疾人送过冬衣,还为孤寡老人上门义诊,有次给独居老人送药,老人拉着她的手说:“你比亲闺女还亲。”白成琴笑着回答:“谁家里没个难的时候,搭把手是应该的。”

  生活的重担没压垮她,反而让她愈发坚韧。她凭借扎实功底在工作岗位上屡获好评;回到家,她是丈夫的“双腿”、婆婆的“拐杖”、儿子的“灯塔”。邻里们总说:“从没见她红过脸,苦事到她手里都成了暖心事。”面对赞誉,白成琴总笑着说:“爱不是负担,是让我们都能好好活着的氧气。”

  九年光阴,她用轮椅旁的千万次弯腰,诠释了孝老爱亲的真谛;用深夜里的无数次起身,编织出家庭的温暖;用点滴善举,让爱与责任在岁月里生根发芽。她不是超人,却以凡人之躯,活成了照亮家人与他人的光。

白成琴相关资讯: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 【白成琴】同名的人物

    白姓名人

    道德模范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