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晶星,男,1982年4月,中共党员,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从事重症医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16年。中华医学会辽宁重症分会重症免疫调理学组委员。先后获得第四届白求恩式好医生、“辽宁好人”称号、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营口市援鄂抗疫勇士、营口五一劳动奖章、“第三届礼德榜样·营口好人”等称号。
扎根临床,无怨无悔
侯晶星始终坚持在临床第一线,抢救了众多危重患者的生命,使其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在岗就要爱岗,爱岗就要敬业”。这是他牢固树立的职业理念。重症医学科是工作任务重、人手少,侯晶星主动承担了科室排班、考勤,并从2013年12月开始担任教学秘书,协助主任管理住院医师,安排科室学习计划等工作。
严谨务实,精益求精
在技术创新、撰写合理化意见等工作方面,侯晶星也积极主动,任劳任怨。积极努力的工作和学习,结出了累累果实,2009年7月开展首例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填补市级技术空白。2009年参与的《压力控制下容量目标机械通气的重症应用》研究,获得了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底获得营口市中心医院高风险操作“机械通气技术标兵”荣誉称号。2020年获营口市中心医院“优秀医师”称号。
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临床实践,侯晶星掌握了大量前沿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2015年11月他还参加了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重症超声规范化培训项目”,完成了全部课程学习,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均合格。2019年3月参加了辽宁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举办的第一届重症凝血学习班的学习,经培训考核合格。
作为一名医生,侯晶星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技术水平和有爱心的服务,才能真正地为病人解除痛苦。为此她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提高,向老专家请教,向书本学习,查找资料,利用互联网掌握最前沿的诊疗方法。通过进修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充电及临床病人的密切接触,开拓了视野,为临床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仁爱之心,奉献社会
2020年春节伊始,新冠疫情肆虐湖北,侯晶星第一时间请战,于2月2日作为队长带领营口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投身武汉疫情重灾区之一的湖北省人民医院,并且工作在危险性最大的重症病区。除了平常的治疗外,侯晶星还多次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包括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换,血液净化等需要和病人体液血液近距离接触的操作。3月28日带队安全返回营口。所在的重症医疗队共负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80张床位重症和极危重新冠患者的救治工作。援鄂期间共救治患者129人,其中危重症病例23人,重症病例76人,开展有创呼吸机处置8例,无创呼吸机7例,高流量吸氧26例,ECMO1例,血液净化1例。
除了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侯晶星还在业余时间,发挥光和热,多次上交政协提案,得到认可。每年参加医疗下乡活动,使更多的人得到医疗保健的基本知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进一步降低致残致死率。同时,侯晶星还是营口红十字会的器官捐献协调员,积极主动工作,成功促成了一例捐献,让大爱得以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