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美丽的乡间小镇沙河,在奉献爱心的熙熙人群里,有一个乐于助人的活泼小女孩,用她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和一双稚嫩的手,谱写了一曲曲充满童趣爱心的颂歌,她就是高县沙河镇实验小学四年级三班学生黄雅灵。
今年十一岁的她,出生成长在一个温馨慈爱的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和谐的校园环境,以及学校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教育与关爱,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透满爱心的种子,使她逐步养成了乐于帮助别人、与人和睦相处的好习惯。
5月,少先队组织“共享阳光、快乐成长”《相约留守儿童过“六一”》系列活动,与爸妈一道,激情参与爱心家庭,配对结识了二七村留守儿童。她们一见面就象相识已久的老朋友一样有说有笑、难分难舍。6月1日,两位小朋友在双方家长的陪伴下快乐游玩”,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儿童节。有了这一次以后每逢节假日她都接到家里来玩,让感受到了友谊和快乐。父母感激地说:能结识到真是太幸运了。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来说,那怕是尽一点微薄之力,送去一点关爱,经常的惦记着她们,也是快乐的。秋天,年仅10岁的她来到社区找到主任,提出帮助五保老人的愿望,受到了社区的重视和支持。她用多年积存的零花钱、压岁钱以及在劳动和学习中得到的奖励钱为社区困难低保户提供帮助,每月捐赠一袋米、一壶油自己送去,一直坚持到现在,从未间断。用她的话来说“钱终于派上用场了”。逢年过节,她在社区阿姨的带领下看望慰问五保老人,送去慰问品。当她看到社区80多岁的老人张爷爷和张奶奶每天都要侍候照顾两个从小就得了脑膜炎后遗症、小儿麻痹症和腿有残疾的女儿洗脸、漱口、吃饭时,一股同情怜恤之心就在她幼小的心中油然而生,每年春节她都去看望她们,送去慰问品。从老家返回后,不忘给张爷爷一家带去腊鱼和腊肉。
中秋节,惦记着辛劳的张爷爷、奶奶,提着慰问品去看望她们,张奶奶很高兴的翻柜子拿这拿那的给她吃。那天张爷爷没有在家,谁知第二天上午,81岁的张爷爷提着一盒月饼来到了家,看到身穿红色衣服的张爷爷出现在家门口,激动的连忙接爷爷进来,张爷爷感激地说:经常来看我们,太有爱心了,我要自己亲自写表扬信送到学校去。连忙对爷爷说:谢谢爷爷,但您不要去了,这是我应该做的,您这么大的年纪要注意身体,千万不要去了。
“把阳光和热量分给你周围的人,你将得到更多的光和热。”良好的习惯让从不乱花钱,花就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这就是富有爱心的好少年黄雅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