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身边好人 > 李红兰

李红兰

「屏山县新安镇民主村村民」

  面对身患间隙性精神病的丈夫,面对身患直肠癌的婆婆,她,一个45岁的农村妇女,用柔弱的肩背,扛起了一个家,一扛就是20年,没有怨言,没有气馁,没有放弃。

  美好的憧憬,温馨的快乐

  二十多年前,20出头的李红兰清秀美丽,嫁给了新安镇民主村一组村民金光兵,丈夫对她宠爱有加,夫妻恩恩爱爱,婆婆待她同己出,农家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孩子的诞生更为这个和谐的家庭带来无比的快乐,李红兰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

  晴天响惊雷,雪上又加霜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1990年4月初,不幸悄然降至这个温馨的家庭,丈夫金光兵患了间隙性精神病,一直时好时坏,生活不能自理,整天到处乱跑,甚至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望着以前对自己百般呵护的丈夫变成这个样子,李红兰心如刀绞,然而苍天不长眼,让这个不幸的家庭雪上又加霜,就在李红兰心力交瘁的的时候,婆婆曹永珍又被检查出患有直肠癌,面对年幼的孩子,生病的婆婆,发疯的丈夫,当时李红兰快要崩溃了,整天以泪洗面,她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柔弱的肩背怎么能扛起这个家呀。有人劝她,干脆带着孩子跑了算了,到外面去打工,不要管他们了。李红兰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坚定地摇了摇头。她默默擦干眼泪,扛起了这个家。

  勇敢挑重担,艰辛不言弃

  李红兰笑着对婆婆说:“妈,您放心,我永远是您的儿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好好照顾您、照顾这个家。”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一个农村妇女的心声,她给了婆婆一颗定心丸,就在大家都以为这个家垮了的时候,她从亲戚处借了一万多块钱,带着婆婆,丈夫走上了茫茫的求医之路,屏山县医院,绥江县医院、宜宾二医院、自贡精神病院都留下了她们的身影,婆婆做完手术回家后,她更是精心照顾,婆婆在床上不能动,她一口一口地喂婆婆的饭、水和药、端屎端尿、洗尿布、洗脏衣服,为婆婆梳头、洗脚、捶背、按摩,每天晚上要起来四、五次,她默默地做着这些,从无怨言。冬天,有太阳的时候她就把婆婆背出去晒太阳,在精神上她也关心抚慰婆婆,每天进家第一件事就是跟婆婆先讲讲贴心话,逗老人开心,耐心地听婆婆诉说心里话,鼓励婆婆要坚强、勇敢的去面对生活,勇敢和病魔作斗争,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婆婆的身体渐渐康复起来了。

  默默地坚守,静静地付出

  二十年来,李红兰一人操持家务,起早贪黑地干农活,一日三餐准时做好,面对家里的情况,李红兰从来没有和公婆红过脸,从来没有被困难所压倒,她总是给婆婆做可口的饭菜,买婆婆喜欢吃的水果,而自己舍不得吃一口;面对发疯的丈夫,她从不打骂,总是默默地呵护他,照顾他。也许20年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面对一个连自己名字都记不住的丈夫,一个人含辛茹苦养大孩子,是需要什么样的一种勇气;对于生活快乐幸福的人来说,时间总是一晃而过,但是作为一个女人同时照顾一个精神病人和一个直肠癌病人来说是何等的艰辛和慢长,人人都说“上有老,下有小”,但这句话放在李红兰的身上似乎更加贴切。上有80高龄的公婆、下有孩子,还有一个身患间隙性精神病20余年的丈夫,很多人都说:要是换作别人,早跑了,但是,她不仅没有离开,反而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这个曾经摇摇欲坠的家。一千多个个日日夜夜,不离不弃,默默坚守着自己的诺言。正是李红兰的细心照顾,老人活到了今天80高龄。婆婆曹永珍激动地说:“这个儿媳是上天给我的最好礼物,是我的福份呀!如果有来世的话,她还要做她的婆婆。”

  扬传统美德,树文明新风

  李红兰的事迹感动了村里的人,大家谈起她都绝口称赞,村里的媳妇们也以她为榜样,争当孝老爱亲的好媳妇,村里人也常常抽空给李红兰家帮忙,地里稻子熟了,村里乡亲拿起镰刀帮她收割,树上果子熟了村里乡亲帮她采集,在她忙碌的时候,总有乡亲们帮忙的身影,李红兰感到了大家的温暖。她说不知道怎样感谢乡亲们,作为一个妻子和儿媳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是呀,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不懂 百善孝为先,不懂中国是什么礼仪之邦,不懂什么传统美德,更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但她却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动人之歌,用她的行动唱响了中国的传统美德,侵染了人们的思想。李红兰的事迹引起了政府的关注,政府也在生活上给予了她的支持,同时,2010年10月,她在“孝行天下,爱满戎州”的活动中荣获宜宾市第一届“十大孝子”提名奖。2011年被评为宜宾市第二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李红兰相关资讯:

【李红兰】同名的人物

李姓名人

身边好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