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喜玲,湖北省特级心理老师,全国“心理辅导之星”,武汉市志愿者宣讲团成员。三十多年来,耿喜玲立足岗位作奉献,致力于在家庭教育制度化和专业化的促进、社会危机事件的有效应对、偏远地区的教育发展、心理服务志愿团队的发展壮大等志愿工作中不懈努力着!
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天下之本在家!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这是耿喜玲这么多年心理工作的最大感触,也是让她这么多年用专业本领投身家庭教育志愿者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为湖北省家庭教育首席专家,耿喜玲长期义务接待来自社会各界的家长个别咨询,每年累计咨询时间超过200小时,帮助许多家庭化解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冲突。她在全省各中小学、社区开展的家庭教育讲座每年累计讲座数超过50场!成功的帮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特点,掌握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2018年,为武汉市教育电视台录制多期“家长课堂”节目,针对孩子成长中的常见问题,为家长分析原因,分享有效的应对方法,使她的专业辐射更广,惠及家庭更多。
二、危机干预心长系,岂因祸福避趋之
耿喜玲在心理危机干预这一领域的专业技巧有口皆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耿喜玲不仅服务校园,更是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了社会。从汶川地震的灾后心理援助到新疆、内蒙古的心理建设扶持;从震惊江城的“砍头案”后对遇害者儿子的心理治疗到幼儿园门口的砍杀幼儿事件后为受事件影响的人员做心理干预……每当社会突发重大事件时,她都是第一时间出现,为受害者服务,为政府分忧,为社会和谐尽一份力。
这些危机干预工作占用了她大量的个人时间和精力,做得好也不会有什么回报,做得不好还会面临很大的社会舆论压力。面对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危机干预志愿服务,耿喜玲永远都是一马当先,从不退避!
三、千里烟尘书香近,异乡耕耘志愿情
耿喜玲常在想,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为解决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均衡问题,她想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教育薄弱地区的发展。2003起,她每年都要到省内外偏远山区助教,足迹遍布浠水县、罗田、红安县、十堰、秭归、黄梅等偏远山区,还由湖北走向了贵州、广西、陕西、云南、四川、新疆等每一个需要她的地方,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学校、社区、医院、部队近都曾留下她讲座的身影,课程惠及十万余人。
近年来,她三次被省教育厅派往四川广源、新疆对口扶贫帮教点授课,课程受到学员一致好评。这些志愿支教,使耿喜玲的休息时间几乎就是在全国各地的学校中间奔波,无论是天寒地冻,还是烈日炎炎,能用自己的疲劳换来老师们孩子们的进步和释怀——值了!
四、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耿喜玲携专业本领将自己有限的时间投入到了无限的社会志愿服务当中,她的精神和事迹也感染了一批心理专业人士的追随。耿喜玲深知,心理志愿服务要做的专业做的有效,光有一腔热情远远不够,2009年她通过工作室、工作群、公众网站等方式不断的召集和培训心理服务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在各自的圈子里发光发热,让心理志愿服务的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在她带领和指导下, 有百余名志愿者成员也逐渐成为专家型服务者,用心理专业知识造福社会。耿喜玲心理热线和耿喜玲公益心理咨询QQ群长期为全国各地需要帮助的家长和老师义务提供心理服务,到目前为止,公益QQ群里已经有上千个求助者在这里获得了疏导和帮助!志愿服务团队带着耿喜玲的嘱托,把爱和积极的正能量辐射和传递得更远,影响更多人,让更多人受益。
今年,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中,她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在课堂、学校、社区等宣传军运会基本知识,她对大家说的最多的一个观点是:每个人调整好自己的心情状态,以热情、友好、文明、礼貌的姿态,当好东道主,热情迎嘉宾。先后多次给“小水杉”志愿者们做心理培训,从心理层面做好团队成员的支持与管理、打造一流志愿服务团队。军运会期间,她带着她的心理志愿者团队积极为军运会工作人员做心理援助和支持,开通心理援助热线,不仅服务了军运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为不少打进电话来的普通市民排忧解难。
先后被评为 “全国心理辅导之星”、湖北省“楚天园丁”、湖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湖北省“荆楚楷模”、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湖北省家庭教育首席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