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山,男,生于1973年9月,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鹤岗市妇幼保健院儿一科主任。
20多年来,王振山同志扎根临床一线,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为最高人生目标,视病人如亲人,受到患儿家属的一致好评,多次收到患儿家属的表扬信及锦旗。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团结同事,虚心好学,业务上刻苦专研,精益求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常把荣誉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2009年9月1日,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王振山同志主动要求远赴四川省剑阁县着手卫生支援工作,在抵达工作地点后,王振山不顾旅途颠簸劳累,立即投入儿科及新生儿科危重及疑难疾病的诊治工作,对地震后就诊的病友资料归类分析,进行和地震相关疾病发病率分析,除了处理危重及疑难病例,每周还定期利用上午时间对科室医生进行业务培训,结合具体病人随时为当地医生做讲解,做好带教指导当地医院下级医生工作,给当地儿科的治疗和诊断提供技术支持。3个月的时间里,他克服6次地震(5次五级以上,1次4.9级),克服夏秋季节高温潮湿、蚊虫叮咬,克服初冬季节室内没有取暖设备的彻骨寒冷等各种困难,积极投身医疗服务工作,始终坚持生命第一、救人第一的原则,恪守“生命所系,健康相托”的铮铮誓言,全身心地为灾区患者服务,得到了灾区群众的认可,圆满完成了在灾后卫生支援工作任务。
2009年11月8日,一患儿在输液治疗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虽是双休日,王振山接电话后仍立即赶往病房参与抢救,经过努力,患儿自主呼吸和心跳恢复,他一直坚守在病房里继续观察病人,直到晚上10点患儿生命体征完全稳定才休息,经近一周治疗后,患儿治愈出院,受到患儿家属、科室和当地医院领导的一致好评。历经3个月的时间,他在门诊治疗268人,共诊治住院患儿528例,救治重危患儿68人次,新生儿54人次,其中早产儿46例,王振山始终竭尽全力为灾区人民排忧解难、解除他们的病痛。为受灾群众点燃生的希望,把龙江人民的爱心播撒在巴蜀大地。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疫情面前,医院是最关键的战场,白衣天使是最坚强的战士。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王振山始终奔忙在一线,并主动请缨加入到中医院麓林山院区发热患儿留观区,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战斗在别人都不敢靠近的地方。为能挡住病毒,诊治、陪伴正在隔离治疗的患者,他不能轻易脱掉防护服。因为防护服是一次性的,脱下来就只能当医疗垃圾处理掉。为了节约物资,他尽可能的少喝水、不上厕所,常常是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他说,“院党委把我分配到这么重要的岗位,我很荣幸,我要尽我所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我们都是吃住在医院,减少与外界的接触,让病人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救治。”
儿科,也称“哑科”,大多数孩子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病情,而王振山总是有各种办法从孩子们那里掌握他所需要的信息,对症下药,帮助患儿们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王振山经常对科内其他医生和护士说“儿科医生应该是快乐的,因为儿科绝大多数病症可以完全治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我们的使命是让孩子们战胜疾病,恢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