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梅,女,48岁,杨湾社区的一位极为普通的农村妇女,秉承着中华民族妇女的传统美德。
事迹简介:
10多年来,她始终如一地服侍因患中风而导致半身不遂的公公,从为公公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倒茶、端饭、洗衣等点滴生活中的繁杂琐事,到搀扶着公公走路看病等诸多方面,透析出了朴实、普通的农村妇女的高大形象,她是千千万万个农村妇女的缩影,融洽中见真情,平凡中见伟大。
正文:
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十多年如一日服侍患有严重中风的公公,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庄,她就是杨湾社区的陈红梅同志。一个极为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尊老爱幼、善解人意、爱夫爱子,秉承着中华民族妇女的传统美德的农村妇女。
俗话说:“长病无孝子”,而她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攻破了多年来无科学依据的寓言。10多年来,她始终如一地服侍因患中风而导致半身不遂的公公,从为公公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倒茶、端饭、洗衣等点滴生活中的繁杂琐事,到搀扶着公公走路看病等诸多方面,透析出了朴实、普通的农村妇女的高大形象,她是千千万万个农村妇女的缩影,融洽中见真情,平凡中见伟大。
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他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公婆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
1993年,25岁的陈红梅带着女孩的纯真走进了这个家庭,20多年来,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2005年10月,和她生活了10多年的公公突患中风导致半身不遂,她为了让公公早日康复,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她都要扶公公在院子里练习走路。后来,公公的病情加重,她每天为公公喂水喂饭,洗洗涮涮。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公公在床上躺了10多年。她为公公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公公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小梅待我比亲闺女还亲。”
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公,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老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为了给公公解闷她每天都要给公公讲一些外面的新鲜事和报纸上的新闻。公公有眼疾看东西不太清楚,为了减少磕碰,她每天都要把饭菜盛好端给公公,一天三顿,一年365天,这已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公公有气管炎,每到冬天就会犯病,为使公公不犯病,刚入秋,她就将两床棉被弹成一床松软的被套给公公铺上。冬天上班之前,她总是把饭菜盛好温在煤火上,让公公什么时候起来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公公爱干净,她总是做到常换常洗,使公公的衣服床单保持洁净。公公在医院做白内障手术期间,她一有空就到医院跑前跑后、干这干那,根本看不出是儿媳,还是女人,同室的病人都认为她是老人的女儿,老人也感动的说:“我早就把她当成自己的亲闺女了!”这么多年,老人无论大病小病,总是第一个给她打电话,她成了老人最大的精神支柱。
在陈红梅的精心照料下,公公活得有滋有味,虽然年纪大了,倒也精神矍烁,容光焕发。他逢人就说: “陈红梅就是我的好女儿,她是好人,好人有好报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