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舟同志作为NC机加班组长,在生产管理上不断创新,积累总结,并积极针对现场实际情况自制专项工装夹具,较大的提升了加工效率。2、积极参加公司的各项技能培训,工作之余还积极自学,提高自己技能水平,在公司组织的2018年数控机加技能大赛中,勇获技能大赛二等奖。3、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跟班班组长综合素质,提升其遇到问题灵活处置能力,另外对当班的工作进度实施网络登记,生产安排和推进更加精细化,为科学安排生产提供客观依据。4、生产现场临机主导处理三十余次生产异常情况,结合生产实际协调相关部门提出整改方案,并及时安排生产对应,有效降低了异常情况对生产效率的影响。5、参与针对外板型面各个分区功能不同,制定外板模具型面各个区块刀具路径和接刀方案,生产验证达到了外板相关技术要求,得到了客户的认可。6、参与制定、优化高速铣床,针对不同模具材质和不同的加工方式的刀具参数,确保了高速铣床的工作效率。7、参与制定NC编程针对特异型面,特别是压边圈类长条类型面的编程路径原则。加工效率提升一倍以上,大大缩短了此类模具的制作周期。8、调查一次3D等高制作效率慢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是NC路径区域转移时,软件自动认定慢走刀原因造成,汇同NC技术改变了程序相关处理方式,批量处理为快走刀模式。生产效率提升30%。9、针对CAM滑块精度调整,反复装配复位精度不良,造成加工精度超差问题,会同技术、工艺改进模具结构,增加定位机构。有效解决了CAM复位精度不良问题。缩短了相关模具的精度调整周期。10、参与制定优化修冲类模具,冲孔定位销加工制作方案,实施后钳工合模验配效率得到较大提升。11、在刀具降本增效方面,参考以往刀具损耗重点品种,结合生产实际。会同相关人员提出刀具整体优化方案,,针对小直径合金铣刀等高加工易折断问题,用专项刀具,减短刀具刃长增加刀杆强度,用韧性较好的材料,减少折断现象。热后刀具和热前刀具分类对应采购。探索对应补焊加工用刀具,减少了刀具损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