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西县城南街道铜都社区,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公益理发师,他是林西县原商业局服务公司理发店退休工人、优秀志愿者、铜都社区居民——孟昭有。
孟昭有,1938年生,中共党员。退休三十几年来,他退休“不褪色”,用一把理发剪传递着人间温情,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助人为乐、和睦邻里、扶弱助困,他的事迹被各级媒体广泛传播报道,为居民群众所交口称赞,他是居民的好邻居,是群众学习的好榜样。
他最骄傲的事就是在2004年如愿以偿地入了党,而他入党的经历也是一波三折。孟昭有和所有同时代的人一样,对党怀着深深的敬爱。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当时因为家庭成分问题未被批准,直至八十年代得到平反,他再次申请入党,但又因企业改制等原因,入党再次被延后。接二连三的意外并没有撼动他入党的初心,即便等到九十年代退休后,他依然决定第三次向党组织递交申请入党的材料,终于在2004年6月30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天孟昭有等待了几十年。
入党后的孟昭有始终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作为城南街道铜都社区金兴党支部的书记,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党总支活动,学党史、听党课、宣传党的政策、做公益理发事业,以实际行动履行党员的职责,诠释党员的初心,用心做实事,用爱传真情。
孟昭有老人今年已经86岁,虽然满鬓白发,却依然精神抖擞。自1992年退休后,他仍心系居民,为社会做贡献、发挥余热,自己开办了一个理发店,免费为贫困人口、生活困难的烈士子女和退伍军人服务,在他的感召下,老伴儿也尽心帮助他打理这个公益理发店。2018年,林西县城南街道铜都社区以“社区为民服务”小项目发展为契机,帮助孟昭有成立了“孟昭有公益理发”工作室,后又在第一郡小区内打造了“爱心义剪”小屋。短短五年里,孟昭有为2600余人提供志愿理发服务,他剪发、刮脸的手艺精湛,已成为当地居民公认的理发老艺人。
每月8号前后,孟昭有都会拎着工具箱来到小区老邻居张广勇家,开始一天的义剪工作。打开小小的工具箱,孟昭有细心地为张广勇系上围布,拿出梳子和电推开工,不一会儿就剪好了。在社区里,孟昭有有许多像张广勇一样的常客,他坚持每月上门为他们志愿理发。截至目前,已为220余户困难家庭提供上门服务1900余次。从张广勇家里出来,他一刻也不敢耽搁就去到另一家进行剪发。
不是在做公益,就是在做公益的路上,这就是孟昭有退休后的日常。社区老人李阳昌自生病卧床开始就是孟昭有帮他理发,到老人辞世一直没有变过。一天夜晚,孟昭有正准备就寝,家门却被敲响,原来是李阳昌老人快不行了,家属拜托他去帮忙整理仪容。孟昭有一刻也没犹豫,赶到李家,送了这位老朋友最后一程。
孟昭有说:“当我为那些病故的人理发时,是希望他们在人生的最后一程走的更加体面;当我为生病住院的邻居们理发时,希望他们能够早早出院;当我为在林西驻军的解放军理发时,是感谢他们保家为国。”他还表示:为老百姓做事,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党员的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我理解这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引领群众永远感党恩,永远跟党走。
他的事迹先后感召了100余热心居民的积极响应,也加入到他的队伍中来,由此成立了孟昭有公益理发志愿服务队,他们定期为环卫工人、敬老院老人、残疾人、退役军人等提供志愿服务,为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理发,由小区走到了社会,累计提供30000余次志愿服务。同时,还成立了“爱心基金”账户,帮助困难家庭和群体,坚持为病、残、特困户提供关心和帮助。此外,孟昭有还把顾客悄悄留下的理发钱当作“善款”,全部资助给辖区困难儿童,目前已为120余名儿童捐助16000余元。
孟昭有和他的“爱心义剪”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服务精神,从小事中为居民提供便利和服务。在这短短的5年里,累计服务居民5000余人次、帮扶困难家庭70余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情550余件,将爱心基金20000余元用于帮扶生活困难群体,将温情和关爱传递到辖区每个角落,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三十年里,孟昭有帮助过的人已不计其数,在他看来,每一次义剪,都能积攒一份作为普通人的快乐,也能感到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如今,孟昭有老人的爱心义剪团队不仅为邻里们带去理发的方便,他更像一根隐形的丝线,把陌生邻里紧紧联系在一起,大家伙在这里相识、相知、相助,让陌生的邻居如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凝聚了邻里温情。
|